菲尔多西 推荐人:于桂丽
作家简介:菲尔多西,公元940-1020年,与萨迪、哈菲兹和莫拉维一起,被誉为“波斯诗坛四柱”。他精心创作的民族史诗《王书》,传遍了伊朗和伊斯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1934年,中国《文学》杂志详细介绍了菲尔多西及其《王书》。此后,中国学者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一书中也高度评价了菲尔多西及《王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有中文译本《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列王纪选》等问世。
推荐理由:菲尔多西深入民间广泛搜集素材,呕心沥血30余年,终于完成长达10万余行民族史诗《王书》。《王书》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学奠基之作,素有“鲁斯塔姆书”之称,与印度《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古代东方两大史诗”。被认为是古波斯人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画卷,对维护和发展新兴的波斯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书》旨在弘扬民族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成为鼓舞和激励伊朗人民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强大思想动力。这是因为在人物众多的史诗画廊中,鲁斯塔姆的形象最为高大、丰满和光彩照人。这位英雄戎马一生500余年,杀遍天下无敌手,被誉为 “盖世英雄”和“王冠赐予者”。诗人曾满怀豪情地吟唱:“我30年辛劳不辍,用波斯语拯救了祖国。”“谁若有理智、见识和信念,我死后定会把我热情颂赞。不,我是不死的,我将永生!因为我把语言在大地播种。”菲尔多西确实以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创作,为世人瞩目的波斯古典文学举行了奠基礼。诚如作者本人所言:“我用诗歌构筑起巍峨的殿堂,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倒塌毁伤;这部书定将世世代代地流传,凡有理性的人都会吟诵和瞻仰。”
贾米 推荐人:于桂丽
作家简介:贾米,公元1414-1492年,是波斯古典文学 “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著名诗人和苏菲学者。他以诗歌和散文著述(据统计不下54种),为自己在中古波斯文学乃至伊斯兰文学发展史上赢得一席之地。贾米的代表诗作是《贾米诗集》,该诗集包括他一生创作的“伽扎尔”体抒情诗、“伽西代”体颂诗、哀歌、“玛斯纳维”体叙事诗和“鲁拜”、“伽特埃”体短诗杂咏等,内容主要是宣扬苏菲教理,具有道德劝谕性质。按写作的先后顺序,诗人将整部诗集划分为 “青春”、“婚约”和“生活”三大部分。贾米的诗作通俗流畅,感情充沛,词意隽永,富于哲埋。
散文代表著作有《真义探讨》《拉瓦一合》《真光闪耀》《近主亲密的气息》《先知使命的显证》《朝觐大典》《阿谢阿特·拉玛阿特》和《春园》等,旨以阐发苏菲教义。此外,他还有关于伦理学、伊斯兰史学,以及音韵、乐理、语法和文字学等方面的论著。其中《近主亲密的气息》,历数582名长老圣徒的生平功绩,是一部颇有价值的著述。贾米的苏菲神学哲理著作经清初学者刘智译成汉文,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影响。
推荐理由:贾米的诗歌和散文著述不仅在伊朗广为流传,而且在印度、阿富汗、土耳其和中国等国家也有显著的影响。他的苏菲神学哲学论著《拉瓦一合》,对伊本·阿拉比的《智慧的珍宝》加以创造性的诠释和创新性的发展,着力阐扬“真在隐显一体论”的思想。学者刘智将其译为汉语,题名《真境昭微》。贾米的另一部有关苏菲神学哲理思想的论著《阿什阿特·拉玛阿特》(意为“光辉闪烁”)是对法赫尔丁·伊拉格的《光辉》一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被译成汉语题名《昭元秘诀》。上述两部汉译,是中国和伊朗两国文化学术交流的见证,从中可见贾米对中国的影响,然而至今没有对波斯文原著的译著,影响了对波斯苏菲神学哲理思想的准确认识和深入研究。
哈菲兹 推荐人:于桂丽
作家简介: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哈菲兹,公元1320-1389年,14世纪波斯伟大的抒情诗人。哈菲兹一生共留下500多首诗,被公认为波斯抒情诗的泰斗,素有“设拉子的夜莺”、“冥界的喉舌”等美誉。哈菲兹擅长抒发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表达人世间芸芸众生的愿望,以此追求个人心灵的完美与自由。他在当今伊朗之所以备受青睐,人们喜欢诵读他的诗,而且用他的诗歌来占卜未来。《哈菲兹抒情诗》已于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再次推出中文版。(译者:邢秉顺)。
推荐理由:14世纪问世的哈菲兹抒情诗,是苏菲情诗和世俗情诗完美结合的产物。哈菲兹的抒情诗内容极其丰富,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有力针砭,又有对自由、理想的执著追求;既有对人间爱情和现世幸福的纵情歌唱,又有对清规戒律的轻蔑和鞭挞;既有对伪善的教士圣徒的冷嘲热讽,又有劝人行善的道德训谕。德国大诗人歌德盛赞哈菲兹道:“你是一艘张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则不过是海涛中上下颠簸的小舟。”他的作品不仅豪放洒脱,情真意切,炽烈感人,而且委婉含蓄,词意隽永,富于想象。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史话、象征、隐喻、双关语和谐音词等艺术手法,造成朦胧的诗意和模糊的旨趣,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在伊朗,哈菲兹的诗集发行量巨大,至今人们仍以他的诗句占卜吉凶。哈菲兹的抒情诗已被译成数十种外国语言,他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赢得广泛的世界声誉。
萨迪克·赫达亚特 推荐人:于桂丽
作家简介:萨迪克·赫达亚特,公元1903-1951年,在散文、戏剧、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古典文学和帕拉维语(中波斯语)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方面作出有目共睹的贡献,被称为伊朗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匠。赫达亚特在中学时代曾编辑出版《哈亚姆鲁拜集》(1924),留学欧洲期间(1926-1930),一面广泛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熟悉后期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法国文艺思潮,一面从事业余创作,陆续写出散文《死亡》(1927),论文《波斯巫术》(1926),小册子《素食的益处》(1927),讽刺喜剧《开天辟地的传说》和历史悲剧《萨珊姑娘帕尔雯》(1928)等。伊朗文坛沉寂萧条的30年代,恰好是赫达亚特文学创作的活跃期。他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活埋》(1930)、《三滴血》(1932)和《淡影》(1933),中篇小说《阿拉维耶夫人》(1933),讽刺故事集《萨哈布的狂吠》(1934),散文《伊斯法罕——半个世界》(1932)和历史悲剧《马齐亚尔》(1933)等作品。此外,还出版了童谣、谜语和民歌集《乌萨纳》(1931),撰写了论述古波斯宗教、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尼兰格斯坦》(1933),完成了学术专著《哈亚姆的诗歌》(1934)。赫达亚特把现代小说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功地写出《瞎猫头鹰》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其中《瞎猫头鹰》已被翻译为英文、德文和法文,中文译本已于2017年6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理由:20世纪30年代初归国后,赫达亚特与好友、小说家伯佐尔格·阿拉维、语言文学家莫杰塔巴·梅纳维和诗人玛斯乌德·法尔扎德共同创建“拉贝”(意为“四人”)文学小组,经常讨论国内文艺现状和文学创作问题,并为引进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与守旧派展开论战。后来小组成员又增加了诗人兼文艺理论家帕尔维兹·纳泰尔·罕拉里,其影响日益扩大。“拉贝”小组的成员在各自的文学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格调低沉,色彩暗淡,给人以不胜压抑之感,“处于摇摆不定的两极之间,一极是黑暗,另一极是光明,而其光明面总是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这是赫达亚特前期小说创作的显著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赫达亚特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惯用哀伤的笔触,着意渲染地位卑贱的小人物,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大都难免殉难的结局。当然,他的文学创作中也不乏幽默讽刺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