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让历史英雄人物走近当代读者

——读周德彬的《侯门虎将:周处传奇》 口贺绍俊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英名,他们如星汉灿烂。但今人看历史上的英雄,也如同我们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因为太遥远,只看到星星闪烁,殊不知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在和平年代,人们往往满足于安逸的生活,不再抬头去仰望星空,于是那些伟大的英雄豪杰于我们越来越陌生。好在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对书写英雄人物充满了热忱,不少以某一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出版了,有些也引起了热烈反响。从整体上说,这是一桩重要的文学建设工程,仿佛是为人们提供了一座又一座天文望远镜,从而能够看到“星星”们的伟大之处。周德彬的《侯门虎将:周处传奇》就是其中一部,他所写的周处就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说起来,周处对于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学语文课本中一直都有一篇关于“周处”的课文。它选自《世说新语》,说的是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周处年轻时力大无穷,却纵情肆欲。乡亲父老将周处和南山的猛虎、河里的蛟共同称为“三害”。周处上山杀了猛虎,又入水欲灭蛟,在水中与蛟搏击了三天三夜。人们都以为周处与蛟同归于尽了,纷纷表示庆贺。周处灭蛟出水,看到人们在为自己死去而庆贺,深受刺激,决心改过自新。他改过自新成功,最终成为忠臣孝子。课文很短,并没有具体描写周处改过自新后有什么英雄作为,它让学生们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周处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是被人们视为“三害”之一,是“周处除三害”,这样的印象显然与一个英雄人物形象还是大有距离的。

周德彬终于坐不住了。周德彬与周处都出生于同一个家乡——江苏宜兴,在宜兴至今还流传着周处的各种传说,也能寻觅到周处留下的踪迹。宜兴人以周处为傲,称颂他为“阳羡第一人物”(宜兴原名阳羡),甚至为周处建了一座纪念他功德的周王庙,将他尊为神贡奉在寺庙里。周处作为一个历史英雄人物尽管在家乡得到了广泛的崇敬,在家乡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星星”。但走出家乡,这颗“星星”的亮度就大大减弱了。为了让周处这一历史上的英雄走出家乡,让更多的人景仰,周德彬在家乡人的鼓励下,决定为周处写一部传记式的长篇小说。因此《侯门虎将:周处传奇》承载着厚重的使命担当。周德彬说他是“怀着对远祖敬畏之心,对历史文化负责的精神”来进行写作的。这就决定了这部小说的严肃性和严谨性。所谓严肃性和严谨性,是指作者是从遵循历史基本事实的态度来进行虚构和想象的。为此,周德彬作了充分的查阅史籍和收集资料的工作,包括周处年谱、周氏家谱等重要史料一一堆放在他的案头。在写作之前,周德彬先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即把史书和方志的资料以及相关人物的资料与周处年谱严密地对接起来,他称“这是一个复活周处的过程”。因为有了这一准备工作,就为小说的历史真实性和严肃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侯门虎将:周处传奇》的书写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再现一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对于周德彬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因为通过中学课文的传播,周处给人们留下的只是粗线条的关于改过自新的印象,人们记住的多半不是一个英雄的周处,而是一个“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的周处。周德彬必须在这一基础上来塑造一个英雄周处的形象,既能与人们对周处的印象相吻合,又能彰显周处的英雄气概。在这里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需要处理好,周处年少时是一个鲁莽的恶少形象,他凭着自己有武功有气力便随意寻衅打人、横行霸道,被乡里人视为一害。这与他后来成为世人景仰的英雄,真是有了天壤之别。《世说新语》为了突出他改过自新的主题,便强化了“过”与“新”的对比度,仿佛前后两个周处是毫无共同之处似的。这显然有碍于人们对一个英雄人物的接受。要使周够作为一个英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来,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周德彬找到了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这就是在“过”与“新”之间寻找到周处转变的情理逻辑,他的一切想象和虚构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在周德彬的笔下,少年时期周处的性格是丰富的,他既有鲁莽的一面,也有仗义的一面。周处经常冒犯他人总是有原因的。周德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要帮助那些受欺负、受伤害的弱者。鲁莽和仗义的双重作用下,周处在帮助弱者的时候有可能不按常规,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周德彬沿着这一思路来想象周处的成长过程,先后设计了好几次比较大的帮助弱者的情节。第一次是周处去蒲野租粮,发现当地灾情严重,不仅免掉佃户租粮,而且还宣布开仓放粮。在放粮过程中,他打了徐老三。但打人是有缘由的。因为徐老三不是穷人,却故意跑到周府来冒领粮食。第二次是看到华员外的两个女儿被潘十八逼婚,大女儿被逼自杀,二女儿仍逃脱不了入火坑的厄运。周处热血上涌,对华员外许诺一定要将此事管到底。最后他一箭射死了来抢婚的潘十八。第三次则是听了孙氏哭诉自己儿媳如何百般虐待的伤心事后,装成算命先生去劝诫被称作雌黑虎的儿媳妇,劝诫不成,他一怒之下,举起木棍把雌黑虎打得连连求饶。这几个大的情节都突出了周处的仗义,夯实了周处的人性之本是善而非恶。除此之外,周德彬还从多方面强化改过自新的情理逻辑。比如他的鲁莽也与他思考欠周全有关。他最初拜敬悟为师习练武功。因为想试一试自己的内功是否已成熟,竟然将敬悟当成了打斗的对象,突然朝毫无提防的敬悟一拳打去。尽管后来周处连连向师父赔罪,但敬悟仍非常生气,断言周处“长大后必是地方一害!”又如写周处开仓放粮犹不满足,还要凭借自己的武力逼着周围的八大乡绅也要开仓放粮,导致八大乡绅联名去官府诬告周处。通过周德彬在情理逻辑上的充分铺垫,周处的改过自新就一改过去的暧昧指向,被赋予了从善如流的新义。英雄的基调也确立起来了。另一方面,周德彬还赋予周处更为丰富的性格特征,如他的率性天真,他的孝顺心,他的爱学习,他的智慧和豪迈,等等。这就使得一个在史籍中被描写为扁平人物的周处,一跃而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圆形人物的英雄形象。

从整体上说,周德彬严格遵循历史的真实,坚持在历史的框架内展开想象与虚构。但他并不拘泥于历史。这与他的明确写作目的有关。他的写作目的就是要让一个被忽略的历史英雄能够在当代广泛传播开来。因此,他的小说不是要把当代读者带入100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之中去,而是要让周处穿越历史隧道来到当代与今天的读者相会。这表现在写作上,则是周德彬并不刻意追求历史氛围的还原,也不在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上大做文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囿于写真而深陷历史不能自拔,使小说徒有历史之真而使作品形象枯槁”。在语言叙述上,他不是为了追求历史真实感而采纳文白相间的古雅语言,而是完全采用叙述现实生活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转译历史人物的行为举止。周德彬曾经写过多部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擅长这套语言的叙述方式,他将这套书写现实生活的语言挪移到历史小说的叙述中,也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的成败得失自然还可以讨论,但在我看来,至少这样的叙述有助于加强故事的流畅性,也有助于让历史英雄人物走近当代的读者。

2019-01-14 ——读周德彬的《侯门虎将:周处传奇》 口贺绍俊 1 1 文艺报 content47922.html 1 让历史英雄人物走近当代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