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当代诗歌在走向繁荣。不久的将来,中国是否会迎来一个诗歌盛世?我抱有期望。
朦胧诗、第三代诗歌之后,新诗一度沉寂疲弱,而在近年,几位理论、创作都成体系的大家在起着很强的引领性作用,同时,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位写作了多年的功底扎实而名气不显的诗人,他们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拓着诗歌的疆域。
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版本。这本诗集里的作者,大多数是我关注过的优秀写作者;编者朱零,是一位对诗歌有着很高鉴赏力的优秀诗人。
在这本小书里,可以看到童年世界的美好,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并且了解一些诗歌写作的原理,启迪孩子们的诗歌美学智慧——不管世事如何纷杂,人世间永远有本真的涉及到世界有序运转的部分存在,这个部分生于心芽,在成长过程中生出枝丫,长成大树。这个部分,是真善美,是人世间温暖的存在,是人类得以繁衍生存的基石。这本书里,闪烁着真、善与美的光芒,可以让孩子们感知世界应有的底色,如阿煜的《植物人》,由植物的生长属性想到植物人是否也会像植物一样充满绿色,像植物一样喜欢阳光,长出叶子开出花朵,饱含着对生命的真切关怀和悲悯。
大地上的一切,本质是美好的。因为心,生命里的微小和轻,简单的事物,可以构成宏大。白连春的《我和你加在一起》将这种美好用诗歌诠释出来,蝴蝶和花朵,可以构成一个人春天的最爱,一棵草和马,可以构成大地的最爱,“我”和“你”在一起,可以成为岁月的最好。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多么小,都是自足的世界,都值得尊重,即使是一只蚂蚁,也可以像马一样奔跑,跨过自己的日出和日落(敕勒川《一只蚂蚁在大地上奔跑》);一只野猪,在无人的荒野,也会想到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小树大人《野猪》)。
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如童话,三匹马口中会流出一条河,也可以被叼着(敕勒川《三匹马在河边饮水》);飞机上的小孩感觉到心理不平衡,空姐为他端来的是果脯和可乐,而他猜想,别的飞机上的小孩子,或者会吃酸辣云片、清蒸月亮,甚至还有很多星星炖蘑菇,其他孩子吃的东西,多么特别而美味啊(夕染《在天上要有在天上的样子》)。
孩子的心灵是多么敏感、柔软而丰富,从前有个小孩子,他爱说话,却不大有人听,后来,他就变成了一株花,住进花盆里,用花说话。这样的小小心灵里藏着奇奇怪怪心思的孩子,你喜欢吗?他是某个时刻的你吗?(吉葡乐《说话》)
我们会成长,会长大,但是心灵里,可能永远住着一个小孩子。在长大之后,我们看雨,雨仍然可以是竖着下、斜着下、横着下,还可以倒着下、站着下,如果累了,还可以睡着下,仍然可以是像一个孩子一样的雨(唐果《下雨》);有一件外衣,它很小很小,但是它那么漂亮,“我”珍视它,以至于“我”每天都会打开衣橱,穿上它,并看看它是不是偷偷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都有珍视的东西,它是我们隐秘的快乐——你的那件小小的会趁天黑偷偷长大的外套,是什么?(唐果《趁天黑》)
孩子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用纯净的眼睛发现世界的本质。羊是不是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狼吃掉?羊顶死狼是不是一种罪过?所有的狼和羊对那只顶死狼的短尾巴山羊的指责是否正确?现在的规则是不是必须要遵守?这些疑问,会在孩子心里种下破除成规的属于自由的种子(阿煜《黑羊》)。
用原初的孩童般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在创作中是一种高级的返璞归真的状态。在斑马的《太湖里面的鱼》中,鱼们是会用自己的躯体写字的,几条草鱼一会儿写一个“之”字,一会儿写一个“女”字,一会儿写一个“人”字,它们应该是太湖里面最小的鱼,因为它们现在只会写最简单的字——大的鱼,一定会写更复杂的字。多么生动而富有意味的场景,因为孩子的视角,合于人类的天真,而有长久的余味。
具有繁衍生息的气息,也是诗歌写作中的一种高级形态。草人儿的女儿模拟做了母亲,而一旦她“成为”了母亲,人类生续中的本能立刻就让这个小女孩成为了另一个人,立刻成为一个“容得下天下”的母亲。这种自然生发的生生不息的气息,是肃穆而迷人的(草人儿《角色互换》)。
含蓄,在文学中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像前面提到的阿煜的《黑羊》,作者并没有就羊是否应该被狼吃掉、规则是否一定要遵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而只是貎似客观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它给人留下的思考的空间是相当大的。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技巧,涉及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好的作品,向来是作者和读者一起完成的,作者给予读者的空间越大,作品得到的空间就越大。
想象力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注意,你会看到,单凭想象力,就可能写出优秀的诗歌。如何三坡的《麻雀》,麻雀可以是叶子,落到地上,又回到树上;如夕染的《植物园》,假的牛,它不知道自己是假的,所以一直在植物园埋头吃草。这样类似的场景,你一定看到过,你有想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写成一首意味隽永的小诗吗?
艺术都是相通的。诗歌的原理,很多都能从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雕塑等其他艺术样式里找到影子。画面感,在经典性的唐诗宋词元曲里都有。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诗论家叶燮曾说:“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好的诗歌,必定有绘画的形象的因素,这本书里的这些诗,具备这个特点。
……
人世间,永远有温暖的存在要我们感知;人间温暖的生活中,诗歌和梦想,不可或缺。
这是一本薄薄的但容量相当大的书,看到这本书的孩子和大人,用心地读,都动动手仿写几首诗,你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摘自《给孩子的心诗:一个人的火车》,朱零主编,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