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丛子钰) 4月4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现实主义精神与雷达的文学批评”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及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李敬泽谈到,在雷达的批评生涯中,他一直坚持现实主义道路,与时俱进,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文学的发展中思考和探索现实主义的新的可能性,打开现实主义的新空间。在这一点上,雷达是那一代批评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学界强烈感觉到,如何表现新时代的现实,这对文艺创作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而现实主义问题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还缺乏深入的、立足于历史的理论探讨和创新。回顾雷达的批评遗产,对我们今天探讨现实主义问题、开拓现实主义新的可能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烨表示,从1978年开始批评生涯,到2018年去世整整40年,雷达一直处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坚地位。对文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他都有自己的思考,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雷达对现实主义理论本身的探讨,特别强调人的发现和现实主义的关系,尤其是民族灵魂的重铸使得现实主义精神保持了人文的厚度。本着这样的思路,他在发掘作品的过程中把现实主义深化。
吴秉杰、牛玉秋认为,雷达的文学批评之路几乎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他关心一切有影响力的作品,很少有重要的作家、作品他没有评论过,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的或针砭时弊的作品占了大多数。他一生的批评实践,或可证明他是一位开放的、与众不同的现实主义批评家。
回忆与雷达的过往,胡平感慨道,他对文学时潮的观察,背后涌动着对文学现场广大现象的体验,他置评一部小说,会比较已经阅读过的无数作品。雷达对作品的判断与审美感受力与普通的评论家不同,他能够首先把握艺术品位,一锤定音,“这是他得天独厚之处,也是他让作家们服气、让许多同行难以超越的主要原因。”
在陈福民看来,以雷达为代表的“40后”批评家,与五六十年代的评论家相比更懂人生,比三十年代的评论家更有先锋意识,可谓是承前启后的“桥梁”。雷达有特别鲜明的问题意识,他关于《白鹿原》等作品的几篇评论,至今无人超越。
受到雷达扶持、教诲或理论上给予滋养的青年评论家们表示,雷达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他的现实主义观讨论的是人的发现和民族灵魂的觉醒、审美,这正是新时期文学的美学倾向在他评论里的体现和结晶。让刘大先感触最深的是雷达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精神,他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并非局限于于文学、艺术的手法,而应探讨文学艺术如何面对现实。在丛治辰看来,这种精神还包括一种勇气,从雷达的文章里,我们可以获得这种勇气。傅逸尘认为,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文章,或者是局限于文学界内部的观点,而应该是能够引领文艺创作甚至对社会有所影响的。杨辉认为,雷达一直走在文学前沿,密切地关注着整个时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刘琼也说,“雷达用文学评论做到了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
与会专家谈到,作为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雷达在文学批评中不断发掘和捍卫民族主体精神,坚持和开拓现实主义创作,以活跃的文风和深沉的思想,在文学批评中发扬了理性的激情。徐兆寿在书面发言中表示,“一年多来,在关于现实主义的探讨中,人们会不时地想到这位执旗的壮士。故而在今天重新去总结和把握雷达的精神遗产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