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前夕,我的军旅诗集《强军 强军》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的第15本书、第6部诗集,也是作为军旅诗人奉献给伟大强军新时代的脉动和心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对于广大军旅作家、诗人来说,这个新时代究竟新在哪里?新时代的军旅诗创作如何才能从高原迈向高峰?换言之,能够与伟大强军新时代相匹配的杰出军旅诗在哪里?在这本诗集中,我试着能不能找到一点答案。
新时代的军旅诗,就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里,只有拥抱时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与时代脱节,抒写现实能力不够,是当前军旅诗创作的一个短板。一段时间以来,诗人们写历史题材多,写现实题材少;写自身感悟多,写官兵情怀少;写个性的多,写共性的少。不少初学写诗的部队作者问我:军旅诗究竟写什么?我说,就写你身边发生的、过去没有的东西!是啊,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强力正风肃纪反腐,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重整行装再出发;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军队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大抓练兵备战和军事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伟大实践,都为军旅诗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在《强军 强军》这本诗集里,我从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写了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朱日和阅兵、“辽宁号”航母训练、亚丁湾护航,等等。这些都是强军新时代的忠实纪录。善于发现新时代的诗意,离不开学会捕捉新时代的意象。在诗作中,我捕捉到了潜艇的极限深潜那道“冷峻坚硬的光”,捕捉到了部队移防之夜在官兵心中闪烁的“刻满雷霆和闪电”的巨大羽翼,捕捉到了空军金头盔竞赛中“快于光”的思维闪电……这些都是过去的军旅诗作中不曾出现过的意象。
新时代的军旅诗,在官兵戍边卫国的汗水里,只有深扎军营、走近官兵,才会收获诗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广大基层官兵作为主人公和“剧中人”,是军旅诗人必须把握的创作导向。作家、诗人们不能离开生活,空调房里永远不会有真正的风景。作为新时代的军旅诗人,就要主动地离开办公室、书房,把自己诗歌的根深深扎在军营的土壤里。可以这么说,真正的军旅诗,就在战争的硝烟里,就在练兵备战的沙尘里,就在战士刻苦训练的汗水里。这部诗集中的诗作,真正打动读者的,都是来自强军兴军一线的作品。2016年,我在一个边防部队采访,适逢部队正在准备移防。官兵们舍小家顾大家、舍亲情顾事业的举动深深感动了我。在那些钢铁的营盘里,战士们自觉做一个“流水的兵”。他们有的家属刚刚随军、孩子刚刚找好学校,但一声令下,他们就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驻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军队改革的历史大业!我含泪写下了《移防之夜》一诗:“这漆黑的夜晚空无一人/只有马蹄声碎”。这时,我把官兵们想象成承受断尾之痛的壁虎:“失去团队,就如同翅膀失去风和天空/所以,我要走,就在今夜/亲爱的,我现在就变成一只壁虎/请你紧紧咬住我的尾巴——/让我剧痛/也让我重生”。如果没有那次深夜的采访,没有八百里边关的跋涉,就不会有《移防之夜》这样的诗篇。
新时代的军旅诗,在不断打磨的提炼中,只有提高艺术水准、形成自己的风格气象,才能把“主旋律”化为战士心中回荡的“真旋律”。当前,与过去的辉煌相比,军旅诗创作之所以面临着影响力下降、读者群减少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形成新时代军旅诗歌的气象和格局。一方面,一些诗人只强调思想性而忽视艺术性,把军旅诗写成了大白话,写得太生硬,官兵们不爱读、不认可。另一方面,有些军旅诗远离时代、喃喃自语、基格灰暗,官兵们也不爱读、不认可。在这部诗集里,我尽量做到诗人的主体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认为,脱离时代的呐喊,只能是喃喃自语;远离生活的激情,只能是无病呻吟。没有艺术性,军旅诗就不能打动人、感染人;没有思想性,军旅诗也只能是纸草、塑料花,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
越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越需要“感时花溅泪”般的个体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文学才不会流于直白,流于空洞,流于口号。在书写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我选择了“火焰、刀锋、花海”这三个意象,用三首诗围绕着这三个意象尽情铺陈和表达,让情感的烈马找到了合适的骑手。在写老连队时,我让自己的回忆如魔盒般一层层打开,让老营盘最后出现,升华为“精神的舍利”,这样的表达是个性表达,也是新鲜的共性表达,更是用个体生命吟唱历史。优秀的军旅诗人,一定要在艺术上反复打磨,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将鲜明的艺术特性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让军旅诗人在艺术上大放异彩,真正走进战士心灵,成为伟大强军新时代的合格见证者、书写者、讴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