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湾区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纽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部署和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美好愿景正变成现实行动。
文学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流湾区呼唤一流文学,一流湾区成就一流文学。我们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精诚协作、携手共进,创造富于湾区特色的文学瑰宝,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学生态,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建设成为国际文学版图中璀璨夺目的区域板块,缔造世界级城市群文学发展的“湾区典范”。
一是共同传承中华文脉。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为具有特定人文环境和文化积淀的地区,粤港澳地区一直是文学创作的沃土。长期以来,粤港澳文学工作者自觉承担起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历史责任,体现出可敬的创作智慧和可贵的使命意识,树立了现代化城市文学创作群体应有的崭新形象,粤港澳文学以题材广泛、视角新颖、文化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等特色享誉文坛,丰富和充实了粤港澳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血脉相连的优势,把继承创新和交流互鉴统一起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文学形式、创新表现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通过开展主题采风、互访交流、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惠民的有效途径,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岭南文化为纽带、开放文化为特色、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体系,进一步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二是共同讲好湾区故事。充分发挥粤港澳语言相通、文脉相亲的优势,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全面发展,推出一批反映时代要求、弘扬中国精神、体现湾区之美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以湾区巨变彰显中国魅力,以湾区故事折射中国故事。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通过富有艺术创造性的湾区故事,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呈现湾区的发展与进步,构建湾区文学话语体系,不断标注湾区水平的新高度,在独特的审美创造中形成独特的湾区风格、湾区特色流派,提升国际对湾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三是共同推动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国以人兴,事以才成。经济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恒定规律,已被历史发展的进程所反复证明。粤港澳地域毗邻联通,文化同根同源。继往开来,我们倡议立足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广泛的文学交流和合作中实现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成为互学互鉴、相携并进的文化先锋,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港澳与内地联动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在不断的融合中建立一套先进的文学合作机制,探索出一条超越常规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推进大湾区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粤港澳文学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湾区文化软实力,擦亮大湾区的文化形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发展、大振兴,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精彩的人生故事,必将蕴含能量巨大的机遇潜力、取之不竭的文学富矿,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事业大有可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