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观澜

网络小说的“金手指” 能否激活现实题材新的想象力?

李菁

现实题材的崛起和备受关注,是近两年网络文学发展的明显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现实题材作品的涌现,更高的要求、更深入的思考也随之产生:什么是真正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如何理解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幻想题材与现实主义对立吗?如何警惕网络文学中的“伪现实”?

现实题材≠现实主义

在网络文学界大力倡导“现实题材”的同时,“现实主义”也重新成为整个文学界的理论热点,两个紧密关联的词汇被频频提及,甚至被通用、滥用,也引起很多作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反思。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经典论述,到苏联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丰富的理论体系,并且还在继续衍生、发展。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目前都存在一种题材优先论的倾向,很多作家和作品有意无意以“当下生活元素”代“现实题材”,以“现实题材”代“现实主义”,甚至出现了“现实主义题材”这种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表述方式。

编剧、导演宋方金认为,首先要区分“题材”和“主义”两个概念范畴:“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态度、一种风格。历史、科幻也可以拍得非常现实主义。反过来,现实题材也可能拍得非常架空、虚无、悬浮。”

“不要将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混为一谈。现实题材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及人物故事是现代的、当下的。它既可以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也可以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可以写现实题材,也可以写其他题材。”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这样谈到。传统如《红楼梦》,虽然有很多神话元素,但依然被视作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网络作家辰东的《遮天》看似写的是玄幻除魔小说,但其中表现的社会伦理、亲情友情爱情,无不带有中国社会的现实基因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也可以视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而有些作品,看似写实,实则不接地气、不懂生活,也不能被视作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在概念上的未加区分导致网络文学界对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界定出入很大。评论家闫海田在《后玄幻时代的“现实主义”》里谈到,同样采用“穿越、重生”结构,如果是“穿越、重生”到的年代比较久远,则被归入历史类之中,如更俗的《楚臣》写股票投资人翟辛平意外身亡后,穿越到五代十国时期被“晚红楼”设计中毒身亡的韩谦身上;如果“穿越、重生”的年代较近,则会归类到现实类中,如牛凳的《春雷1979》写“90后”“佛系”青年韩春雷在单位厂房火灾死后重生到1979年的故事。传统文学界对现实主义的探讨,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是从文艺理论、创作手法到创作态度的复杂系统研究,而网络小说对现实题材的倡导,首先要完成从魔仙、玄幻世界向真实生活的延伸,实现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一批网络作家尝试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现实题材作品,采取“正面强攻”,按照事物的本来规律来呈现以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描写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的《网络英雄传》三部曲;真实反映青年一代支教山区生活的《明月度关山》;描绘公安干警卧底缉毒的惊险场景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等。对此现象,陈崎嵘表示,现实题材领域在不断拓宽,不仅数量上呈现井喷增长,作品在思想内涵上也不断深化,作品的艺术水准明显提升。生活面广、真实感强、艺术感佳、网络人气旺成为共同特征。

穿越、重生、金手指……

也可以展现现实生活

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巨大的想象力,玄幻、修真、仙侠等类型网络小说为读者带来无限快感。幻想类网络小说也有现实主义吗?金手指等“非现实主义”元素,可否用于现实题材创作中?

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看来,目前中国网络小说的多数作品在处理现实题材时更多的是从满足读者内心的欲望和需要出发,构建与现实纠缠不清的幻想世界。一些擅长玄幻题材类型的作家在“超现实”类型小说创作过程中,增强作品细节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元素,创作一系列“接地气”的玄幻题材作品。还有一部分玄幻作家开始转型,进行现实题材创作,包括玄幻作家唐家三少新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拥抱谎言拥抱你》,网络悬疑推理作家丁墨的《挚野》等,均将视角投向现实生活。有些网络作家尝试将“金手指”“异能”等元素加入现实题材创作中,这已成为当下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现象。

南派三叔的《南部档案(食人奇荒)》从题材领域来看应该归入历史或者奇幻题材中,但在其细节真实度以及所传达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上,却与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有着精神共鸣。如写到众人围观“张海盐”被砍头行刑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阿Q被砍头的经典情节。

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品以当代的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为背景和原型,通过网络文学特殊的“金手指”基因,“增强”年轻人对现实矛盾、真实生活、生存状态甚至人生价值的认识。这其中不乏将现实、玄幻、历史深度结合的作品。这些作品用幻想添彩,寻求新方式让读者更容易接受现实,传达时代精神。如疯丢子的《百年家书》,女主意外穿越到抗战时期,成为一名记者,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细腻地描绘了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等历史事件,深情地刻画出中华民族面临国家危亡时英勇的抗争精神;还有《夜归人》,描写现代女法医与民国名律师在历史与现实、时间与时空交错中发生的爱恋故事,展现出民国时期的真实生活和国民心态。评论家吴安妮在《“现实”导向下的网络文学新变》中坦言,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素材汲取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现实题材小说的刻板印象,将叙事伦理与现实生活“镜面反射”,用多样的艺术形式加以修饰,打破现实维度,创新了传统现实题材小说的作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滥用“金手指”“重生”等手法容易导致故事内涵不够深刻,叙事扁平化,易于走向套路化、平泛化的死胡同。闫海田提到,比如《奶爸的文艺人生》《重生完美时代》等作品,虽然相较于传统现实题材小说而言,设定简单,写出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但因为刻意追求轻盈感,故事内蕴不够深刻,叙事框架流于空洞和扁平化。还有些小说,设置小人物重生、逆袭,一步步登上人生的巅峰,虽然读起来很励志,但禁不起仔细推敲,情节上也容易失真,流于“打怪升级”的套路。

虽然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勇于尝试将现实题材与不羁的想象力相结合,但玄幻类网络小说中独特的“中华民族想象世界”并没有被成功地移植到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上。“穿越”也好,“重生”也好,根本上都是小说虚拟人生的手段而已。当下绝大部分小说,在想象力与现实之间只能顾此失彼,“骨肉分离”,或者是过度玄幻、不接地气,或者是乏味的消极写实,能兼顾想象力和现实世界的好作品难觅其踪,将“超现实”网络文学中激发出来的想象力与广阔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还需要长久的探索和努力。

警惕创作中的“伪现实”

随着更多的网络作家开始聚焦现实题材,寻求新的挑战,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开始显现,“伪现实题材”“伪现实主义”值得警惕。一些作品披着“现实主义”的外衣,实则刷新下限、题材重复、视野狭窄,表现婆媳关系一定是一地鸡毛,表现职场关系脱不开腹黑和权谋……创作者只停留在对生活肤浅的复刻上,没有深入触及社会和生活的实质性问题和矛盾。

现实题材创作素材看似“弱水三千,俯仰皆是”,其实创作中有很多难点。评论家王瑨谈到,若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容易缺乏审美层面的观照;若过度理想化,人物形象会失真……破题的关键,首先要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有效观照。哪里有现实的焦点,哪里就有表达的渴望,并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影像书写。抓住生活中的热点、痛点、难点,创作才能产生观照现实的力度。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需要从生活中提纯和沉淀的,是静水流深的现实,而非快意恩仇的“爽感”。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认为,对网络作家而言,强调现实题材创作并非要求每个人像报告文学作家那样真实地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关注,在作品中融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抵达了生活,文学才更有力量。

不少学者还强调警惕网文创作中的“伪现实主义”倾向。“一些网络作品尽管书写的是现实题材,但其实只是使用现实的残片堆砌了看似真实的故事,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逻辑都经不起现实的推敲,这些所谓现实主义的作品,只能愈发令读者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北京社科院研究员许苗苗说。

为何“伪现实主义频出”?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对网络文学中现实主义作品需求变大,但创作者对“现实主义”的理念把握不到位,所以造成“现实主义创作”变成“快消”现象出现。创作者能不能真正体味生活是影响作品现实感的重要因素。宋方金认为,所谓“伪现实主义”,就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吃透生活,没有贴近人生。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谈到,现实主义真伪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真情实感,一个是虚情假意;一个是对生活的提炼,一个是自己的主观臆造;一个展露人性恶,一个张扬人性善。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强调真实、展现细节。这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只有把看到和感悟到的时代变化和社会现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给观众,才能具有现实的感染力。

评论家黄发有呼吁警惕网络文学泡沫化的陷阱: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已经遍地开花,对于其后续发展而言,质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考验。

2019-08-21 李菁 1 1 文艺报 content51077.html 1 网络小说的“金手指” 能否激活现实题材新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