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书香中国

离乡者的返乡之旅

——读《一寸师》 □孙海彦

16岁参加高考后离开故乡,40年中,故乡始终是黄梵写作的重要题材。虽然之前的诗歌及小说作品并未将故乡黄州作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但故乡一直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黄梵的很多作品里都有黄州的元素存在,如《第十一诫》里,黄州是一个疗伤的地方,《浮色》里,黄州是跟大城市南京对比的小镇,而在他的众多诗歌作品里,黄州则是一个抹去了记忆的地方。

将故乡作为主要故事发生地来写作的作家很多,如高密之于莫言,耙耧山脉之于阎连科,美国南方之于福克纳。黄梵的故乡写作,给笔者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是独特而又普遍的小镇叙事。

本书当中,手绘地图、第一人称的引子、第三人称的叙事、第一人称的批注等,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极为真实的氛围。这种真实,首先体现在风物方面。如一开始,作者就提供了一幅《老黄州镇主要街道示意图(曲丹儿手绘)》,以很有稚拙感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儿童眼中的黄州。读完全部26个故事,我们发现,文中提到的所有地点,都可以在这幅地图上找到,黄州很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在《打架》的批注中写道:“二道巷变化太大,除了只剩半条残巷,连颇有古意的磨刀石路,也改造成了柏油路。”《大码头》:“这砌坡道的青砖,是民国时烧制的,所以,砖质瓷实,经得住心浮气躁的人乱踩,加上民国的刀功也好,砖切得跟安定片一样齐整,走起路来让人心定。”读完这些,20世纪70年代安静的小镇,就这么跃然纸上。

真实不仅体现在风物层面,也体现在事件上。“他冲上前去的时候,本可以抡起手中的瓶子,但他没有。一来他并不想置对方于死地,二来瓶子那时很值钱,退酱油瓶可以退回一毛钱,这钱够他早晨买两根油条呢。”(《打架》)这段细节描述,写出了物质匮乏年代小镇生活的日常。

小说对儿童心理的刻画也很真实。如《返乡》中,幼小的姜浩为他生活过的兰州争得了“中国最大的城市”的荣誉后,“常有人来向姜浩请教兰州的一切,他会故意渲染黄州没有的东西。”寥寥数语,写出了儿童隐隐的虚荣心。“他来到学校时,情绪已由愤怒转为担忧。他从未有过这种事:作为好学生,竟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足足在校门口徘徊了十来分钟,才硬着头皮走进学校。”“姜浩坐立不安了一个上午……”(《草帽》)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学生姜浩,忐忑不安,读到这里,读者是否会会心一笑呢?

除了真实,小说的体例也很特别。引子加上26个可以各自独立的故事,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引子开篇明义地提到,“我”的老同学姜浩失踪了,“我”得到了他的手稿,因此萌生了回故乡寻访的念头。

26个故事中的每个故事,正文篇幅都不算长,以少年的眼光写少年之事。如第一篇《返乡》,从大城市兰州回到小镇黄州的姜浩,向小伙伴们炫耀自己是从大城市回来的人,连说话都跟黄州话不一样,内心充满了骄傲。时间慢慢流逝,两年后姜浩竟然不会说兰州话了,大城市的光环慢慢褪去,他的内心很失落。

对于小城镇黄州,他的内心一直是不太接受的,所以在学校认真学习,为离开黄州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而努力。最后一章《大码头》,就写姜浩考上大学离开黄州。从回来到离开,从儿童到少年,从小学到中学,26个故事构成了一个闭环,完整地呈现了少年的成长过程。

贯穿于成长中的诸多人和事,都是少年的“一寸师”。编造出来的学雷锋故事,被当作典型,“班主任一把薅住了他,把他拉到身边,慢条斯理地问道:‘你日记里的故事,有一些大概是假的吧?’姜浩愣住了,脸一下涨得通红,他感到无地自容……他边走边回想着当天发生的一切,忽然觉得这是他应得的惩罚,是老天爷对他撒谎的惩罚……”(《学雷锋》)而姜浩迷上登山的种子,也是早就种下的。“他开始做梦也会吓出声来了,总梦见山墙雄赳赳气昂昂,山一样朝他压下来。”(《山墙》)“很多年后,当他成了一个有经验的登山者,永远喜欢山上富于想象力的征途,他才知道,他已不经意继承了她的衣钵:哪怕再绝望,也要让想象力飞起来。”(《友谊》)这些经历过的事情,共同塑造了成年的姜浩。

每个故事后面附有一篇批注,是“作家黄梵(我)”寻访的所见所感,也是对正文故事的交代。如《城砖》的批注,写古城墙的遗迹,瘦叟母亲所说的旧事,幸存的被改为三层的城楼,与正文写的拆城门形成呼应,也交代了黄州镇的现状。《宋老师秘史》是26个故事中比较长的一篇,它的批注也很长,用姜浩的描述和批注的寻访,完整地讲述了宋老师这样一个单纯的人的爱情故事,为读者呈现了上世纪70年代的人情世故。

离乡40年后,黄梵以《一寸师》这样一部作品返回故乡,直面自己曾经不太接受的故乡黄州,致敬那些在自己成长中影响自己“一寸”的人和事,与故乡、与少年的自己和解。这样一部带有浓厚故乡记忆和乡愁色彩的作品,或许能够引发那些或远离故乡、或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读者们的共鸣。

2019-09-16 ——读《一寸师》 □孙海彦 1 1 文艺报 content51413.html 1 离乡者的返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