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特刊

《主角》:

天地广博 大道至简

□李亚梓

做文学编辑多年,面对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寻求出版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又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图书变得越来越难。每天置身于浩繁书稿中,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迷茫。而日复一日的编书生涯让我感觉到,放平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稿,保持一双发现的眼睛,遇到好作品,千万不能轻易放过,竭尽全力将它打造到最好,便是朝着目标更近一步。

我是陈彦两本书的责编——2015年的《装台》和2018年的《主角》。陈彦做过多年秦腔编剧,又当过剧团团长、院长,对剧团的生活再熟悉不过,大家都期待他写一写舞台上的“角儿”。他对我说之前写过几万字有关“花旦”的小说,但没成型,我便极力鼓励他写成一个长篇,并断定这个“角儿”一定更出彩。我知道一部好长篇需要花时间去构思、打磨,陈彦又公事繁忙,中间也不好频繁催促给他压力,然而还是忍不住做了一些旁敲侧击的工作,但“主角”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

终于,2017年8月,《主角》如约交到了我手里。拿到3本厚重的打印稿,我是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书稿如约而至,陈彦说,因为太熟悉了,简直一气呵成,写作的时候有一种奔涌迸发的感觉。我听了心中暗喜,一气呵成的作品往往比打磨漫长时日的味道更醇,气势更顺,说明作家对手头资料的熟悉以及创作时的得心应手。担忧的便是这近80万字的篇幅,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对我、对出版社绝对是个考验。有人劝我说,一定要劝说作者删减,快节奏社会手捧如此厚重的大书啃读的人不多了。

当我微微透露这点担忧的时候,陈彦说:“你先看吧。”我就开始读,炎炎夏日,捧着厚厚的书稿,竟然放不下了,整个人都沉浸在里面。小说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秦腔名伶忆秦娥大半生的盛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无不透露出陈彦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看完书稿,作品带来的震撼让我赶紧拨通了陈彦的电话。那天下午我们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谈人物、语言、情节,以及我对作品的理解和设计、编印、营销方面的设想……陈彦也非常激动,跟我畅谈了一个下午。

至此,给作品“减肥”的想法也没有那样强烈了,不仅他有一种斩臂卸腿的不舍,我甚至觉得惟有这么大的体量才能承载内涵如此丰富的主题。最终,我只做了微调,以上下卷的形式把整部书稿完整地呈现给了读者。

《主角》即将签约前,几家同行也来追这本书,总编辑时不时询问《主角》的进度,我故作镇定,心里也着实捏了把汗。最终陈彦对我说:“我的感情在你们那儿。”他在后记中也说:“是作家社‘恩宠’过《装台》,也感谢着他们对《主角》的高看一眼。”

作为责编,我在处理方言口语上,尽量保留他语言的原汁原味,只是封面的设计让人绞尽脑汁,考虑到这样一部精彩厚重的作品,以及我们对它“前途”的期待,一定要沉稳、大气。而我又多少希望“主角”的惊艳,能在封面上有直观的体现。做了十几个方案都不满意,最后还是经美编室主任王汉军的妙手,终让封面人物美得惊心动魄。封面定稿发给陈彦看,他说:“对,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忆秦娥!”

责编《主角》时,一直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督促着我,让我投入饱满的热情,只因文本打动了我,我也坚信《主角》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是一部能够在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

在我看来,编辑需要敏锐的嗅觉才能发现好作品,更需要一丝不苟长年累月的匠人精神和职业坚守,而各行各业不亦如此吗?正如陈彦所说:“无论在哪里当主角,当配角,都应努力认真地去扮演并担当好生命中的这些大小角色。天地广博,其实大道至简。”

2019-10-14 □李亚梓 《主角》: 1 1 文艺报 content51756.html 1 天地广博 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