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

抓住5G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本报记者 许 莹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自2015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经过多年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电视日”主题活动,在推动电视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1月21日,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大会并致辞,并与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廖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杨烁、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范宗钗共同启动了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本届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局与中国视协联合主办,以“融合·智慧——拥抱电视无限可能”为主题,共同探讨新传播格局下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方向。

胡占凡借大会表达了三点体会:拥抱未来,我们的内容创作要把握方向,引领正确价值观;拥抱未来,我们的电视媒体要深度融合,在挑战中赢得机遇;拥抱未来,我们的视野要更加宽广,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作用。胡占凡在致辞中呼吁,电视过去的辉煌是我们一代代电视人努力缔造出来的,电视的未来还要靠我们来创造,未来属于勇于创新,甘于实干的人。

在本届大会的主旨峰会上,不少一线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都敏感地捕捉到5G的到来将对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晓涛在演讲中表示,5G时代,电视媒体要面对两个变化,一个是播出形态的变化,另一个是手机屏幕尺寸的变化。梁晓涛提出,2019年2月华为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上发布了可折叠5G手机,手机屏幕尺寸的扩展,将改变用户固有的视频观看方式,通常移动端适合观看短视频,而中长视频更适合大屏幕观看,折叠屏让移动端屏幕尺寸呈现跨越式延展,将会模糊大小屏之间的功能界限。梁晓涛表示,5G的到来,让移动端的大带宽应用成为现实,移动端将会通吃短、中、长视频,5G将解构移动终端固有的视频格局与电视媒体固有的播出方式,为电视媒体向移动端有效拓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强互动、度耦合互动,是真正实现大小屏之间的一体化互动。在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董事、总经理丁迈看来,5G的普及,一方面为受众带来更好的收视体验,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改变了受众的收视环境,从而带来受众收视行为的改变。从传输速度上的增速量变,最终将带来整个电视行业质的变化。受众收视行为的改变,首先要归因于电视数字化设备的普及。此外,5G将促进电视大屏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大屏受众年轻化,最终使电视大屏与移动小屏获得功能相同、应用相同、受众相同,只是尺寸不同、场景不同这一飞跃性的改变。从广告预算的角度看,这可能带来广告预算向大屏直点播市场的回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网络安全,信息社会将成为黑暗中的废墟。”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强调,5G时代,一定要筑牢基于5G的安全可信数字媒体防线。

据悉,除主旨峰会,大会还举办了10场专题研讨会,涵盖广电5G规划、媒体融合发展、智慧广电建设、有线网络整合、垂直内容生产、冬奥赛事传播、网络视听产业等广电行业热点内容,同时还设立主题展区,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成果,为广大电视机构与技术企业营造互学互鉴、交流共享氛围。

2019-11-29 □本报记者 许 莹 第五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 1 1 文艺报 content52424.html 1 抓住5G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