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晚,在纽约举办的晚宴上,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National Book Organization)公布了2019年国家图书奖的评选结果。自2018年,国家图书基金会在原有奖项的基础上增设了翻译文学奖, 至今获奖作品共分为五个类别: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诗歌(Poetry)、青少年文学(Young People’s Literature)以及翻译文学(Translated Literature)。2019年,委员会从各类别上百部作品中各评选出10本长名单(longlist)作品,最终从各类别的5部入围作品中选出最终获奖作品。纵观5部获奖作品不难发现,尽管题材不同,作者的族裔背景有别,作品都体现了作家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信任练习》:高中生活的真实与谎言
虚构类奖项中5部入围作品分别是苏珊·乔伊(Susan Choi)的《信任练习》(Trust Exercise),凯莉·法贾多·安斯汀(Kali Fajardo-Anstine)的《萨布里纳利·卡里娜:故事》(Sabrina & Corina: Stories),马龙·詹姆斯(Marlon James)的《黑豹,红狼》(Black Leopard, Red Wolf),莱拉·拉拉米(Laila Lalami)的《其他美国人》(The Other Americans)以及茱莉亚·菲利普斯(Julia Philips)的《消失的地球》(Disappearing Earth)。最终,乔伊的《信任练习》获奖。
苏珊·乔伊是韩裔美国小说家,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父亲为韩国人,母亲为犹太人。早年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与康奈尔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并担任杂志《纽约客》的事实调查员,目前定居于布鲁克林,创作之余在耶鲁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苏珊·乔伊共出版5部长篇小说,与普利策奖得主大卫·雷姆尼克共同编辑短篇小说集《奇镇:“纽约客”中的纽约故事》(Wonderful Town: New York Stories from The New Yorker)。
获奖作品《信任练习》是乔伊的第5部长篇小说。纵观其创作,族裔身份是小说中不变的主题。第一部小说《外来学生》(Foreign Student)讲述了战乱中死里逃生的韩国男子张和无法摆脱与年长教授畸形恋情的田纳西姑娘凯瑟琳彼此慰藉,相互救赎,最终勇敢面对过去并相爱的故事。小说涉及题材广泛,涵盖美国南部与韩国的文化、少女的性意识觉醒与战争的创伤记忆。作为乔伊文坛的处女作,这本小说大获成功,荣获亚裔美国文学奖。第二部小说《美国女人》(American Woman)提名普利策文学奖。2011年作品《嫌犯》(A Person of Interest)荣获希波尔德文学奖。
《信任练习》围绕着一群高中生的校园生活展开,探讨友谊与忠诚、虚构与真实。2019年4月9日,小说一经出版便受到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关注,广受称赞。《密歇根季刊》认为小说呈现的写作技巧与丽莎·哈莉迪(Lisa Halliday)的《不对称》(Asymmetry)一样,是“文学现象”类书籍,重塑了21世纪小说写作的方式。书名中的“信任”不仅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是指涉读者对文本中人物叙述的信任。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由不同主人公书写,每一段叙事都是对前者叙事的否定和颠覆。通过书写不同层面的真实与谎言,苏珊·乔伊的小说发人深省。
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与世隔绝的表演艺术高中为背景,描写了十五六岁青少年的情感、成长与痛苦。尽管《信任练习》是一本校园小说,小说中探讨的青少年成长与女性问题远跳出了校园的高栏,极具社会意义。莎朗、凯伦与克莱尔第一人称视角的回忆与叙述模糊了艺术与真实的边界,不断打破读者期待,引发读者重新思考何为信任。
《黄色的房子》:边缘群体的呐喊
“非小说”类别中,5部入围的作品分别是萨拉·布鲁姆(Sarah Broom)的《黄色的房子》(The Yellow House), 特雷西·科特姆(Tressie McMillan Cottom)的《戏法及其他散文》(Trick:And Other Essays), 卡罗琳·福奇(Carolyn Forché)的《你听到的都是真的:见证与抵抗的回忆录》(What You Have Heard is True: A Memoir of Witness and Resistance),大卫·特鲁尔(David Treuer)的《受伤膝盖的心跳:1890年至今的印第安人》(The Heartbeat of Wounded Knee: Native America from 1980 to the Present)。最终,萨拉·布鲁姆摘得桂冠。
萨拉·布鲁姆是新奥尔良人,作家,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哥伦比亚文学院。布鲁姆在《纽约时代》《纽约客》等杂志上发表过各类日志,获得写作基金会2016年授予的非虚构类创意写作基金。《黄色的房子》是布鲁姆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正式发表前便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纽约时报》声称,这本回忆录将成为近十年最重要的回忆录之一。《柯库斯评论》《出版者周刊》等重要评论界杂志期刊认为此书不仅从地域层面重新定义个人身份,更揭露了新奥尔良市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还未出版,《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就将此书列为重要的必读书目。萨拉·布鲁姆也被文学界看作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黄色的房子》是一部传记类作品,萨拉·布鲁姆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其家族100多年的历史并追忆了家族与所居住排房的关系。这栋黄色的排房建造在新奥尔良市东部,与7公里外繁华的法语区不同,这里破败不堪,废物四处堆积,拖车随意停留。作品围绕着这栋黄色的房子,记录了布鲁姆的母亲艾美瑞·梅在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与12个孩子在房间里的生活,讲述了卡特里娜飓风过后,一家人彼此分离却又对黄色的房子念念不忘。黄色的房子不仅是布鲁姆一家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和灵魂的栖息之处。但对于整个城市,黄色的房子是被遗忘的地方。这里的非裔美国人无法找到好工作,薪资较低,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回应,区域外的人从未看到这里的贫穷与衰败。当卡特里娜飓风过后,推土机将房子夷为平地。《黄色的房子》是布鲁姆的回忆录,更是对地域问题下掩盖的阶级种族不平等问题的深思。
《黄色的房子》是有关爱的故事,讲述了母亲无私的爱与家人对黄色房子的缅怀,也是政治性的故事,为新奥尔良地区不被重视的群体发声,揭露这所城市隐藏的社会问题。该书极具震撼力,将边缘群体的无助与顽强刻画得淋漓尽致。此书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新奥尔良乃至美国的政治图景,让人们重新思考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视线》:岌岌可危的地球
入围诗歌类的5部作品分别是,杰里科·布朗(Jericho Brown)的《传统》(The Tradition),托伊·德里克特(Toi Derricotte)的《我:新诗与精选诗》(“I”: New and Selected Poems),莉娅·凯明斯基(Ilya Kamingsky)的《失聪的共和国》(Deaf Republic),卡门·史密斯(Carmen Giménez Smith)的《成为记录者》(Be Recorder),以及阿瑟·施(Arthur Sze)的《视线》(Sight Lines)。最终,施的《视线》荣获桂冠。
施加彰是华裔美国诗人,1950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的诗歌大量发表于《美国诗歌评论》《波士顿评论》《巴黎评论》《纽约客》等报纸杂志上。迄今,他已出版10部诗歌集,其中《罗盘玫瑰》(Compass Rose)提名2015年普利策诗歌奖。目前,他担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荣誉教授、他是圣达菲的第一位桂冠诗人,获得包括兰南文学诗歌奖、杰克逊诗歌奖、古根海姆奖在内的多个重要文学奖项。2012年施加彰被选为美国诗人协会主席。
施加彰的诗歌以难解与注重细节而出名。他的诗歌融汇了道家思想、日式禅宗花园的艺术与后现代实验。戴纳·勒文(Dana Levin)称他是能够全面且深刻关注周围的作家,与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一脉相承。施加彰是美国当下最具哲思性与实验性的作家。诗人米歇尔(K. Michel)曾说,“施的诗歌将城市生活与自然意象与现代天文学观点、中国哲学、美国田园与工业的逸闻趣事相融合,以惊奇方式连接世界不同的部分,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由此可见,诗歌界对施加彰诗歌的叙事方式和内容评论极高。
《视线》更是体现了施加彰的创作特点。这部诗集是施加彰对世界的关注,是他多重叙事方式的集中体现。施加彰利用跳格剪切的方式将中国公园的流水、白宫地板上托马斯·杰弗逊放置的恐龙骨头、最后一次所见的蝾螈等不同时空的景象并置,呈现电影般的图景。他的叙事是特别的,房顶的苔藓、欠租的租客都成为发声的人。他关注的问题却又是普遍的,他书写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思考全球气候变暖语境下人类与地球的未来。他将历史、地域、社会与环境融合,创作出精美绝伦、隽永深刻的诗集《视线》。
施加彰将过去与现在、西方与东方联系在一起,用多重声音叙述他所观察到的周边世界,使读者在诗歌中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感受自然的力量,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在消费主义横行、信息爆炸的时代,这部诗集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
《1919:改变美国的一年》:回顾历史,反思当下
最终获得“青少年文学奖”的是马丁·桑德勒(Martin M. Sandler)的《1919:改变美国的一年》(1919: The Year that Changed America)。
马丁·桑德斯是作家,电视节目出品人,教师。他至今已出版超过60本书籍,获得5座艾美奖,两次提名普利策奖。桑德斯始终关注美国历史与社会问题,善于从照片中揭秘历史,从历史的纬度追溯当下不同社会问题的源头。《囚禁》(Imprisoned)中,通过回顾当年未发表的采访,拘留营中日裔美国人的口述历史,桑德斯详尽描述了日裔美国人囚禁前后的生活,探寻当下美国社会存在偏见的历史原因。此外,他的作品还包括《埃利斯群岛的故事》(The Story of Ellis Island)、《困于冰山》(Trapped in Ice)、《放牛者》(The Vaqueros)等等。桑德斯目前与妻子居住于马萨诸塞州。
《1919》分为6个章节,从1919年的波士顿蜜糖爆炸灾难开始,追溯了当年发生的女性参政运动、族裔争斗、劳工动乱以及禁酒令前夕的美国社会。19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美从刚刚结束的一战中慢慢恢复,族裔问题、劳工车间环境问题、女性权利等问题再次成为焦点。100年前困扰美国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桑德斯追溯100年前的具体事件,分析当年的运动如何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为当下的社会问题。
桑德斯的作品包含大量纪实性照片。他将女性参政、“黑人的性命同等重要”运动、移民、气候变化以及枪支控制等种种当下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为青少年回顾历史、思考当下提供了范本。
《文克海姆男爵回家》:古稀老人的归乡
由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创作,奥蒂利·穆尔泽(Ottilie Mulzet)翻译的《文克海姆男爵回家》(Baron Wenckheim’s Homecoming)获得翻译文学奖。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著名小说家与编剧,早年学习拉丁文、法律、匈牙利语与文学。在柏林生活期间,他担任为期6个月的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他目前像隐士一样居住在匈牙利皮利什森特拉斯洛村落的山间。198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撒旦探戈》(Satantango)便大获成功,并获得2013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1993年发表小说《反抗的忧郁》(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获得德国最佳年度文学图书。2014年凭借《西奥在下边》(Seiobo There Below)再次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两部小说《撒旦探戈》与《鲸鱼马戏团》被改编成电影。2015年,他获得布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作品广受评论界好评,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称他为“当代匈牙利启示录的大师,作品兼有果戈里和梅尔维尔的风格”。
《文克海姆男爵回家》是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四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发表于2016年,2019年由匈牙利文学翻译家奥蒂利·穆尔泽翻译为英文。这本书讲述了文克海姆·贝洛男爵在临终前重返故乡的故事。在阿根廷,文克海姆男爵四处躲债,生活颠沛流离。此时的他已年近古稀,大脑的功能逐渐退化。为了找寻高中时的爱人,男爵渴望回家。然而小镇人并不知晓男爵回家的目的,他们期望他的回归能够使小镇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男爵却对此一无所知。回到家乡久洛,等待他的并不是与旧爱的温存与亲情的温暖,而是流言、荒诞与乏味。小说极具实验性,部分句子长达几页,段落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挑战了读者阅读的连贯性。无论是男爵荒诞的回家经历,亦或是非线性不连贯的叙事,都表达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哲学观点,因果关系是主观假设,而非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部作品情节荒诞,语言诙谐且极具实验性,在阅读时使人不禁想起卡夫卡与贝克特。此外,意外与死亡也是该小说讨论的重点所在。奥蒂利的翻译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中心与转折,使读者在英译版中也可欣赏克拉斯诺霍尔卡伊高超的语言功底与叙事能力。
埃德蒙·怀特获年度文学杰出贡献奖
除了上述5位作家,现年79岁的作家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获得2019年度文学杰出贡献奖,是该奖项的第32位获奖者。索尔·贝洛、托尼·莫里森、约翰·厄普代克、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亚瑟·米勒等知名作家都曾获此殊荣。
怀特1940年出生于辛辛那提,曾就读于密歇根大学。197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忘记伊莲娜》(Forgetting Elena)。为他赢得声望的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一个男孩的故事》(A Boy’s Own Story)、《美丽的空房间》(The Beautiful Room is Empty)和《告别交响曲》(The Farewell Symphony)。怀特目前是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的成员,担任普林斯顿创意写作的教授。他是首位获得比尔·怀特海德文学终身成就奖的作家。
此外,公共服务奖颁发给了美国图书商协会首席执行官奥伦·蒂彻(Oren J. Teicher),以表彰他30多年来为书籍社群的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美国图书商协会成立伊始,蒂彻便声明这一组织致力于为全美各地区图书产业提供信息、教育、商业模型与支持,扩大书店的实力与影响力。蒂彻在多项促进地方书店发展、增强国际图书协会联系的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蒂彻被《出版者周刊》评选为2013年年度人物。为蒂彻颁奖的是安·帕奇特(Ann Patchett),美国著名作家,获得福克纳文学奖与百利女性小说奖,被《时代》杂志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纵观2019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5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除去翻译文学奖获奖作品《文克海姆男爵回家》之外,4部作品都关注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女性、种族、阶层、环境与同性恋等社会问题是当下美国文学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如何发现并书写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作家和文学研究者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