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世界文坛

毕肖普诗歌选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再版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继艾米莉·狄金森之后,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其人其作深受布罗茨基、希尼、帕斯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推崇。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童年时,父亲去世,母亲进了精神病院,辗转被外祖父及叔伯抚养长大。奇特而悲伤的成长经历,让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不仅曾在美国各地定居,还去过法国、墨西哥、巴西等地,直至晚年才应哈佛大学之邀,回美国任教。1946年发表诗集《北与南》,一举成名。生前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发表的诗作不多,但几乎包揽了美国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古根海姆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等。1949至1950年,成为第八任美国桂冠诗人。1969年出版《诗全集》,奠定其杰出诗人的地位。1979年逝世,享年68岁。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是凝结毕肖普毕生创作精华的诗歌选集,选自法勒、斯特劳斯和杰鲁出版社(Farrar, Straus & Giroux)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该书包含诗人生前删定的《诗全集》和此后出版的《地理学III》,以及她整个写作生涯结集的其他诗作,还特别收录仅以手稿形式存世的少作集《埃德加·爱伦·坡与自动点唱机》等,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完本。

译者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研究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中世纪手抄本中的图文互动以及世界诗歌。出版译著14种,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诗集《爱丽尔》,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散文诗集《好骨头》《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等。(宋 闻)

2019-12-13 1 1 文艺报 content52622.html 1 毕肖普诗歌选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