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执著的人

——读司马义《走过》 □艾克拜尔·米吉提

司马义是一个优秀的维吾尔族青年。他擅长摄影,拍摄纪录片,一年到头忙于一线新闻报道,也由此走遍了东西南北、祖国大好河山。他还是个有心人,更是一个执著的人,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随笔集,便是他心智的结晶。

从这本随笔集中,跟随他的笔端,读者可以一同浏览丰饶美丽的祖国大地。富阳、叶城、巫山、满洲里、同仁、青岛、枝江、衡阳、平顺、东乡、东海、伊宁、珠海、屯昌、绥江、范县,小到魏公村、燕郊,都在他的笔下一一展现。

让人称道的是,司马义出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眼睛始终面向基层,接着地气。扶贫攻坚、全面脱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他的视线始终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主题上。“1998年开始,宁夏对西海固贫困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搬迁,通过实施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插花移民6次大规模移民,累计从西海固地区移民120余万人。”(《荒丘新城·红寺堡》)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宁夏的独特做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问题,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地带核心区的红寺堡,成为了扶贫扬黄灌溉主战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荒丘新城·红寺堡》)我也曾经去过宁夏红寺堡这一带,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确震撼人心。“历经当地干部群众十几年兢兢业业、攻坚克难的开发建设,荒原、戈壁开发成了数十万亩水浇地,来自宁南山区窑洞里的移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谱写了一曲‘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生态移民之歌,从根本上解决了宁南山区的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荒丘新城·红寺堡》)“亘古荒原化作点石成金之地,给这片荒漠镶嵌上翡翠的人是可爱的,这才是续写神话的神来之笔。”(《荒丘新城·红寺堡》)这是他在深入厂房、农田,飞入高空,走入移民旧址窑洞,多维度、多角度的实地采访中的全新发现。他在感慨:“我想我是一只从远古飞来的鸟儿,与这方土地自古为伴”。(《荒丘新城·红寺堡》)的确,他心系贫困地区,让人感佩。

他在《载桐引凤·东乡》中说道:“有句口号‘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东乡’,毫无疑问,东乡是‘脱贫攻坚’主题采访的重中之重。”在采访中,他亲眼见证东乡县在扶贫开发中,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的变化发展,“深深折服于这方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的顽强不息的生命之花,庆幸自己行走在当前伟大的时代”。显然,他是一个富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作者。他写道:“2013年2月3日,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陡峭的山路来到了山大沟深的布楞沟村,看望这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百姓,实地调查、了解脱贫难题。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的重要指示。”5年过去了,如今“驱车行驶在通往布楞沟村的惠民路上,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新农村搬迁房,整流域水泥路网全覆盖,田园画卷般的梯田,这里已经是全新的布楞沟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水引来了,路修通了,新农村建成了,率先在偏远特困村中实现脱贫。”“如今‘要苦干不要苦熬’的想法取代了‘贫困没治’的情绪,希望的种子在当地百姓的心田生根发芽,贫瘠的黄土地逐渐泛出希望的绿色。”这就是扶贫攻坚的真实写照,特困村百姓不但脱贫,精神面貌也有了全新改变。这也是我们即将实现的第一个百年目标。

他们“走进布楞沟村马麦志的老家,这里已经改建成了布楞沟村史馆,北房保持原貌,东房和西房为图片展览。村史馆不仅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时的场景,更是体现了东乡各族百姓感恩奋进的精神面貌和东乡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心生感动:“西房的曾经的贫困史和东房的当今的脱贫史,差异可谓天壤之别,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内心,不禁感慨,两个房间只是相距几米远,然而当地百姓脱贫的希望,从久久隐没在黄土高原到一朝‘凤鸣岐山’,大家都已等了太久太久。”他感叹道:“书写新的人类脱贫史,需要几代人厚积薄发的智慧、兢兢业业地探索、如履薄冰地实践。如今这里已成为见证‘脱贫攻坚’的圣地,吸引着不同背景的人来此‘朝拜’。”一派令人欣喜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所有贫困的人脱贫,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感谢作者用真实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当今热切的现实生活画卷。

司马义的视野是开阔的,胸怀是博大的,文笔是细腻的,相信读者掩卷而思,和笔者会有同感。

2020-01-10 ——读司马义《走过》 □艾克拜尔·米吉提 1 1 文艺报 content53019.html 1 执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