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生动书写战胜困难的英雄情怀

□本报评论员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时说:“武汉市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相信,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中华民族历来是富于英雄情怀的民族,中华文明史就是千千万万富于英雄气概的人们创造的历史。在远古神话时代,面对滔天洪水,我们的先祖不是逃跑,而是治水。即使失败了,也不懈不馁,矢志不移。直至大禹凿龙门、通三门,终使大水平息,人民安康。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传说深深地刻印在我们民族的骨子里,成为一种民族潜意识、一种精神基因。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而幸运的是,中华处处是英雄。一直以来,中华民族从未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不论有什么样的艰险挑战,中国人民总是不屈不挠、奋发图强,面对它、战胜它!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情怀再一次得以生动展现。面对病毒的感染、生死的抉择,四面八方的人们驰援武汉,奔向战场。他们中有术业精湛的专家,有鏖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有为保证城市运行的各类人士,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有设点坚守的基层干部;有骑行300多公里返回岗位的“独行侠”,有冒着感染危险的“出力哥”“雨衣妹”“清流哥”“小品哥”……数不胜数的人们各尽所能、群策群力,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伟力与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耸立起战胜疫情危难的英雄群雕,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尽管有牺牲、有危难,有来自生命消逝的痛苦,但生活仍在继续,生命永远存在,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的文学在正视无情病毒带来伤害的同时,更应该对准敢于战胜疫情的人们,用自己的笔浓墨重彩地加以刻画。既要表现那些大智大勇、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也要表现出自本职本性、奋战在平凡岗位的普通人。他们同样是我们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功臣。既要表现他们在救治病患、运送物资、坚守岗位等工作中克服困难、舍生忘死作出的贡献,更要表现他们内心世界充盈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表现他们对生命的尊重热爱,对他人的关心支持,在与疫情搏斗中人生境界的提升,自我意识的净化,从“小我”向“大我”升华的蜕变。

最近网上有一句话流传很广:“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的,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实际上,这种“勇敢的人”应该包括我们自己。在我们受到别人保护的同时,更应该保护别人。中国人就是在团结一心的奋斗中相互扶持、相互保护、相互激励,才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走到了今天。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了锤炼,也拥有了奉献社会、承担责任的情怀。文学,以及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不可能脱离这种社会条件而存在,并且必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接受滋养,磨炼高贵的品格,成为面对灾害考验时为前行的人们提供精神力量的英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当代文学当然应该生动书写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高尚品格与突出贡献,让不屈不挠、奉献自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情怀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伟大力量。

2020-03-13 □本报评论员 1 1 文艺报 content53777.html 1 生动书写战胜困难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