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能够跨越山水,铺就通途,在人类文明的史书中占据着重要一页,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自古以来,桥便入诗入画。早在《诗经》中就有“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的吟咏,其后更有文人骚客通过各式的桥咏物寄思,如明月夜下的二十四桥、驿外的断桥、流水穿过的小桥、夕阳下的康桥等等。可见,桥与人们的生活乃至情感都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现代桥梁技术诞生并飞速发展以来,大地上“条条巨龙卧波,道道彩练横空”,多少不可能的时空都已成为可能。桥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朋友,因此,对它我们有必要多了解几分。
近期,湖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由文武松主编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中国桥》。这本书绘制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桥梁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图,讲述了重大桥梁建设工程背后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平凡故事。与此同时,本书传播了桥梁建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弘扬了大国工匠的科学精神。细读此书后,心中有个念头一直萦绕:《中国桥》不仅仅是写桥,它也是在架桥,它连通了桥梁科学与报告文学,也给青少年读者驾起一座通往建筑科学的桥。
科学与文学艺术相融合产生的作品称为科学文艺,比如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绘画、科幻文学、科学家传记、科学考察记以及科技报告文学等,科学文艺作品的突出特色是“科学与文艺的联姻”。此类作品兼有科学的理性与文艺的感性,将二者有机融合,去表现真善美。《中国桥》用报告文学形式书写与桥梁建筑相关的科学内容,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科技报告文学。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的原创作品,《中国桥》的出现,无疑为我国科技报告文学的发展添了很有力道的一笔。
思想性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魂之所系,也是科学文艺作品的首要衡量标准。就《中国桥》而言,它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建桥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我国桥梁事业从一穷二白发展到跟跑、并跑,最后领跑全世界的拼搏历程。这部作品中闪耀着如金子般的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自信精神,正是青少年读者宝贵的精神食量,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本书还塑造了我国桥梁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严谨求真、勇攀科学高峰的群体形象,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职业信念,对于培育祖国的科学后备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科学性是科学文艺作品的关键衡量标准,是其根之所依。如果科学内容写作不能做到准确、客观、不失真,就会适得其反,成了不负责任的科学传播。《中国桥》里面有不少术语,还引用了大量数据,这些内容的科学性如何保证呢?透过《中国桥》创作团队就可以窥见一斑。这本书的创作者大多是长期和桥梁打交道的人,有专业优势。主编文武松是响当当的桥梁专家,编委会成员中也有被称为“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的桥梁工作者。作者团队中有一线的建桥人,有桥梁专家的后人,有长期从事桥梁建设报道的专业记者等。因此,专业人士定方向和把关,专业机构提供文献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这本书的科学性。
大众读物能不能吸引读者,关键还要看能否讲好故事、抓住读者的心,这考验的是作品的文学水准。《中国桥》的创作团队清楚地知道本书的读者群是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们,书籍选择了报告文学这种集故事性、新闻性和评论性于一体的文学形式,用60个或温情、或诙谐、或惊险的小故事,撑起了33座大桥的大故事,以小见大。作者讲故事很有艺术,普遍在题目上就下足功夫,如“迈开大步过长江”“71天建成18座桥”“这个不算啥”等,多数开篇出彩、善设悬念,如“1953年9月,虽已入秋,武汉依然闷热……机械科科长钱学新正满头是汗——当然不是热的,是急出来的”,再如“2015年1月的一天,陈卫军接到从南宁家里打来的电话,大老爷们儿一个,竟然拿着手机躲到一个角落去说话了。可是施工平台上真没有什么角落能完全避开人们的眼睛”,这样的开篇一下子就吸引人读下去。如“大桥爸爸”“女儿心中最厉害的桥梁工程师”等故事感人至深,平凡中见伟大,虽然讲故事的人视角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大桥有感情。心中有情,笔下流出的故事自然也有情。
与一般报告文学相比,科技报告文学多了科技要素,因此,对通俗易懂性,也就是可读性、接受性要求更高。《中国桥》里面有不少与桥梁建筑相关的科学知识,涉及土木、水文、物理、化学等等,诸如梁桥、拱桥、索桥、沉井、桥塔、栈桥等词语反复出现。但是,总体上却都看得懂,想得通,读不厌。这还要归功于科学性与故事性、通俗性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作者一般不会生硬地告诉读者某个知识,而是将其编织在故事里,多借人物之口还原出来,往往会增加几分理趣、意趣,更有亲和力,易于被接受。
《中国桥》称得上是一部集思想性、科学性、文学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作品。如果想了解新中国的桥,不妨就踏上这座“中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