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儿童文学选刊》是我的标杆

□冰 波

《儿童文学选刊》1981年1月创刊号

一晃40年就过去了。

《儿童文学选刊》创刊于1981年,我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可以算是同一个时代。很多感慨,不知从何说起,我和《儿童文学选刊》相处的时间太长,我几乎是跟着《选刊》的足迹走到现在的。

长久以来,《选刊》都是我的标杆。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那个时候,很多儿童文学杂志纷纷出笼,遍地开花,如果你处于那个时代,可以挑最喜欢的杂志去投稿,虽然发表相对难(其实是写稿的人特别多),但秩序井然,知道自己从哪儿开始,往哪儿努力。每发表一篇作品,成就感就增加一分,虽然也常有退稿,但是没那么沮丧,反正也不是奔着成名或者稿费去写作的,一篇作品的稿费或许能买一双布鞋,这些都无关紧要。作品一旦发表,优劣好坏,自有人评判。好像那时候大家都很有判断力,这一点很重要,那些被认为好的作品对年轻作者很有示范效应,自己的作品是发表在哪个杂志上的,就默认为写到了某种水准。大家只要朝着好作品、好杂志去努力,就能真实地、踏实地前行。《儿童文学选刊》无疑是很多作者的标杆。

那个时代,就是爱上杂志的时代。我全年订阅,很多年从不间断。当然,光订阅是不够的,我还因为《选刊》而倍感有奔头,我要好好写,争取我的作品能发表在《选刊》上,所以,那时生活的目标很具体也很简单。

《选刊》创刊号是1981年初,仅过了一年,我的愿望就实现了。我的第一篇童话《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发表于1982年4月,那时我25岁。一个年轻的作者写了不到两年,就能够在《选刊》发表,这是很大的激励,我暗暗想:“好,我知道了,从此我就写童话了,一直写。”

可能与地域有关,我的很多作品都发表在上海,《小朋友》《娃娃画报》《少年文艺》,还有《儿童时代》《看图说话》《童话报》等杂志。可以说,我写作儿童文学有两个摇篮,一个是浙江少儿社,我在那里做编辑和写作,另一个就是上海的各种杂志,尤其是《选刊》。不能不说我的人生是与《选刊》紧密相连的,就像是一种天意和缘分。很感谢那个时代就有了《选刊》,并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标杆。

《选刊》更是发表和刊载儿童文学作品的窗口和园地,它用有限的版面承载无限的内容,对文字非常“挑剔”,为读者和作者打开了一扇风景优美的文学之窗。《选刊》引领、扶持写作者,也为写作者提供了争鸣的园地。

写作很多时候是孤独和寂寞的,有时候甚至是苦恼和疲惫的,但是,在《选刊》编辑的感召下,我总能感觉到写作的快乐、激情和灵感的喷发。在周晓老师担任主编的1990年,周基亭提议:“我们一起来写一篇同题文章吧,题目就叫《神秘的眼睛》,写好之后我们争取一起发表。”我欣然叫好。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周锐、周基亭和朱效文似乎都写了文章。我写的《神秘的眼睛》在《童话报》发表后,《选刊》热情地给予关注,随即于1991年3月号选载。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内心的激情,这种同题写作让作家之间加深了友谊,也在交流中获得了启迪和智慧,而《选刊》当时的热情关注令我十分难忘。

还有一次,我和周锐两个人被邀请用同一个角色来写作,写一头非同寻常的鹿。我们说好,写之前不允许讨论,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最后,周锐写的是《鹿梦》(发表在《少年文艺》江苏),我写的是《白鹿》(发表在《少年文艺》),《选刊》也予以关注并于1993年5月号选用。这篇文章本身写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类似于这样的激发对于作家成长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在带来这种成长的激励的过程中,《选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窗口和园地越来越成为写作者的家园,大家连结起来,成为真正的文友,氛围空前的热烈,一派欣欣向荣。大家似乎忘记了写作还会有稿费这类事,而更沉浸在你写我也写的类似于游戏竞赛的快乐之中。所以,《选刊》是活跃的、奋发的、友好的、茁壮成长的。

我梳理过自己的写作经历,早期我的写作,是为实现文学梦想而努力,换言之,我写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给编辑和评论家来审读的,比如《孤独的小螃蟹》《蓝鲸的眼睛》《狼蝙蝠》等,目的就是让他们来评论,否定、肯定或者惊讶,如果得到了肯定,我就有满足感。90年代后,我开始想着要写儿童喜爱的作品,我的这种转变是有意义的,我也确实往这个方向努力了,《阿笨猫》就是这个时期的尝试。到了新世纪,我又有了新的变化,想为自己写作,写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至于读者是否认可、评论家是否看见,都交给时间去检验,我只需要求自己不滥写,对文字负责,不去博眼球,不求扩大影响甚至去炒作,《月光下的肚肚狼》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有一些曾经熬夜写的作品被淹没了,但我很庆幸地发现,这本默默无闻、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也没开过任何发布会的童话,在出版之后,依然被不少读者肯定。也许是读者的厚爱,也许是自身努力获得的回报,因为这本童话的命运,我感悟到回归写作本质的重要性。我忽然觉得,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份刊物,在历经了热闹的开始之后,在经历爬坡之时,不也一直都在回归文学的宁静和纯真吗?多少年来,《选刊》默默地陪伴着作者、读者,在喧闹的大都市中,在变革的时代中,犹如一个安静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不匆忙,不喧嚣,慢慢成为一个飞扬但不张扬、成熟但不世故、书卷但不迟疑的少年,坚定、纯真地开拓着前行的方向。

40年,对于一个作者或者读者来说,已走过了人生的青春,而对于《儿童文学选刊》,正是风华正茂。对于新的写作者,《选刊》依然可以做他们人生的指引和前行的方向。对于努力蜕变的老作者,也依然是不变的指引和前行的方向。

我忽然发现,《儿童文学选刊》以文学的面貌,和许多人形成了美好的默契。坚定、纯真是这份纯文学杂志刻在我心上的岁月印记。

2020-04-08 □冰 波 1 1 文艺报 content54211.html 1 《儿童文学选刊》是我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