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书香中国

序:乡村变迁的历史图谱

□夏义生

我与邓彪发先生素未谋面,他托友人转达请我写序的愿望,我因工作忙,并未当即应承。一是小说并不一定要有序言,读者可自行到书中获得审美体验;二是不读作品不知如何着笔。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加之对一个钟情于文学的农民作家的钦佩,我利用假期读完了长篇小说《天水》。

这是一部难得的农民写农村的作品。今天的农民或去城市打工实现自己的进城梦,或在本地亦工亦农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没有梦想的便沉溺于乡间的牌桌上消磨时光。文学梦对一个农民来说,既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没有多少经济回报,是很不划算的。如今在农村执著于文学创作的鲜之又鲜,更何况写几十万字的长篇呢。邓彪发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地道农民,他竟然“逆潮流而动”“衣带渐宽终不悔”,就着田野稻花的清香,写下了这部充满泥土气息的小说。我与邓彪发虽素不相识,却被他对文学的赤诚与热爱深深打动。邓彪发从20世纪90年代始,在家乡担任村主任20余年。他的家乡,那个叫江口的湘中村寨,风光如画,山清水秀,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的水运码头。后因陆路兴起,水路衰退,这里渐显闭塞。近些年乡村旅游兴起,这里又获桃花岛之美名,邓彪发为桃花岛的旅游开发积极奔走。几十年来,他亲自参与了江口的建设,见证了江口从贫陋变得富足的历史。4年前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介江》,因此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较扎实的写作功底和较敏锐的文学嗅觉。

邓彪发说:“我生活在农村,本身就是农民,这里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写作,我一定要努力写出这个时代的精气神!”他立志要学习作家赵树理、柳青、周立波,写出一部充满新时代气息的农村题材作品。两年前,他便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天水》以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半个多世纪为时间段,叙述了皮家、徐家、张家、石家、黄家等家族几代人的发展与博弈、顺达与沉浮、爱恨与争斗,生动刻画了徐大海、徐剑父子等乡村基层干部形象,真实呈现了从传统集体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农民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作品既烙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又内蕴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催人奋进的情感力量,读来颇能引人入胜。作品所记录的这个时代和这些生活,正是我们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同代人所耳熟能详的,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感觉亲切的重要原因。它不时地唤起我的儿时记忆。同时,小说语言不失流畅、风趣,特别是湘中方言的适当运用,既不影响外地读者的阅读,又增添了乡土文学的韵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希望三湘大地涌现更多像邓彪发这样热爱农村、钟情文学的作者,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拿起笔,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火热的现实生活,自觉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摘自《天水》,邓彪发著,作家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2020-05-06 □夏义生 1 1 文艺报 content54559.html 1 序:乡村变迁的历史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