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我的乡村教师生涯》是作家赵德发上世纪70年代当乡村教师经历的自述。这部作品真实再现了一个15岁沂蒙少年从事教师职业的10年经历。他的人生因奋斗而美丽,他的追忆因真诚更感人。
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初为人师的艰难,展现了他为当好一名教师所做的不懈努力。赵德发任教时只有15岁,而且初中都没读完,却接手了两个年级合堂的“复式班”。他知道自己不能胜任,便发奋学习,拼命读书。村子里没书看,怎么办?那时大队团支部有个集体借书证,他便从团支书手中拿来,经常跑县图书馆,一借就是一大摞,每晚在自家油灯下读到深夜。他读书既多又杂,《鲁迅全集》30多本,他全读了一遍。知识的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也使他对教师职业由最初的担心变为由衷的喜欢。
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教学期间生活的艰难,展现了作者超乎寻常的承受能力。赵德发到外村担任代课老师期间,最大的问题是吃饭不方便。他和四五个公办教师一起吃食堂,开饭时大家同坐一桌就餐。炊事员给每人盛一碗菜,然后递给公办教师白面馒头,他便摸起自带的地瓜干煎饼,这就有了明显差别,而且这差别就摆在桌面上。赵德发是一个心胸比较开阔的人,对这种差别能理解,也能正确对待,照样把地瓜干煎饼啃得有滋有味。然而,遇到炊事员做面条的时候他就很难堪,因为吃面条就不再炒菜,他吃煎饼时只好就咸菜喝白水。炊事员见他吞咽艰难,就舀来一碗面条汤给他喝。想不到享用过几回之后,有的老师居然提意见,说赵老师喝面条汤,应该交一两粮票。赵德发当时还是农村户口,到哪里去弄粮票?这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面对这一窘境,赵德发把全部心思放在教学上,多次获得各级别奖励,并很快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
作品再现了赵德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辛劳,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他担任公社教师函授中师班辅导教师期间,对工作毫无节制,一连讲了7天课,等函授结束时嗓子彻底哑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赵德发24岁时被派到古城学区,该学区下辖一所联中和8个村的小学,他下乡村、进学校、访家长,与广大教职员工打成一片,拼搏了半年,统考成绩一下子跃居全公社第二。古城联中的教室多是危房,孩子们在里面上课极不安全,他心急如焚,到各村一次次游说、恳求,终于说服八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让他们同意集资建校。建校过程中,他亲自上阵,带领老师修建院墙。书中写到,有一座旧教室漏雨需要维修,由于房子太高没人敢上,他竟然独自上去换瓦,大有拼命三郎的气势。
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第二个特点是真诚,不文过,不饰非。它虽然写的是人生经历,但重在烛照心灵;虽然只涉及短暂的教学人生,但折射整个人生;虽然是讲述个人经历,却是当时整个乡村教育的缩影;虽然写的只是教育,但又远远超出了教育范畴,反映了整个时代,甚至整个社会。
读这本书,很容易想起巴金的《自传》和《随想录》。虽然内容完全不同,但在思想、灵魂和精神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赵德发坦诚自己曾经“误人子弟”,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自己当教师能力和水平不足的正视。当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临,赵德发不是考虑对自己的好处,而是考虑自己能不能胜任。这在当时,发生在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孩子身上,显得是多么珍贵。
最后,赵德发敢于暴露自己内心的“秘密”,使他的人格在不完美中增添了光辉。他敢于指陈时弊,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意识。作品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特殊时代的个人经历和人生秘密,而且真实地记录当时的时代背景,让人们看到诸多鲜为人知、触目惊心的事情,它准确形象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