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离开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学研修班后,常常想起当时的老师杜芳伦来。
喊他老师,其实他没有教过我一节课,他的主要工作是邀请文学造诣深的老师来文学班讲课,组织北京职工文学爱好者听课。
与芳伦老师认识,极其偶然。
2011年底,我从鲁迅文学院公安首届高研班结业后,文学创作就没有了方向,具体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写了,特别是小说创作。
寻找出路,惟一的办法就开拓新路。我利用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穿梭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东城区的第一图书馆。在这里,我听到了一位又一位文朋师友的讲座。一天,一位好友问我:你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听过课吗?那里的课讲得不错。我和那里的杜老师认识,可以推荐你去。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暖阳普照,温厚和蔼,在红墙绿瓦中,蓝底金色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在报上找杜老师听文学课的名号之后,我们一行五六个人鱼贯从南门进。
通过红漆大门,跃过宽大厚重的门栏,沿着西侧狭长的通道,我小心地跟在文友后面走着。不一会儿,文友说,到了,就在三殿内。我突然想,杜芳伦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友把我带进大殿旁边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说:这就是杜老师。杜老师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一床,一椅,一桌,桌上放着一沓宣纸,宣纸旁边的笔筒里插满了大大小小的毛笔,足有十几支。
杜老师坐在一把老旧发黄的靠背椅子上,正和前来讲课的老师聊天。他见我们进来,不冷不热象征性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来听课的,先办一张学员证!
我端详着杜芳伦老师。他有点国字脸,白皙的脸庞,小背头的一侧有一缕白发,身着黑色的中山装,灰裤子,脚上一双老布鞋。杜老师似乎一点也没有注意我的举动。他习惯性地拉开桌子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张黄色的比全国粮票大一些的纸片递给我。纸片的上方一行小字是“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间三个大字是“学员证”,下面两行是“姓名、单位、编号”等。
就这样,我成了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学创作研修班的学生,杜老师成了我的老师。
文学研修班上,杜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这活儿,和一个看教室门的老头无异。这是我当年对杜老师所做工作的看法。
第一个到的目的,无非就是打开教室的门窗,让空气流通下,给学员们上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接待下前来讲课的老师等。最后一个离开的原因,就是打扫下教室的卫生,关好门窗,为接下来在此搞活动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其实,杜老师做的远不止这些。每期文学研修班开班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聘请、学员的管理,研修班结业后的总结表彰、文章结集等等,一大堆琐碎的事都由他一个人完成。
第13期职工业余文学研修班,我是半程加入的。在这期研修班结业后不久,我突然接到了杜老师的电话,大意是说,接到了北京市总工会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他组织职工文学研修班历年来比较有创作实力的14位作家,给当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14位劳模写一部报告文学集。经他反复琢磨,他想到了我,问我愿意不愿意参加。
真是有些受宠若惊。就是这次杜老师的盛约,让我写就了报告文学《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是这次盛约,我认识了陈之喆、马淑琴、郝洪才、蒋亢祖、韩笑纹、殷京生、张树新等学哥、学姐,有些人现在成了我无话不谈的朋友。
事后,我问起杜芳伦老师:“杜老师,您的弟子遍京城,怎么会想到我?”
他回答干脆:“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学员新学员都是文学研修班的学员。要在上级部门面前展示我们的创作实力,就要选历届学员中最优秀的!”
2014年北京APEC会议后,杜老师组织了当时比较有创作实力的学员到怀柔采风。在怀柔采风那个夜晚,杜老师似乎完全放松了下来。在他的房间内,他一会儿与学员汪再兴聊书法,一会儿同学员蔚萃谈国画的艺术。他的艺术造诣之深刻,见解之独到,把握之精准,让我惊叹不已。
与杜老师接触多了,他的话就多了起来,他说得最多的还是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学创作研修班。他说,研修班的前身是老舍先生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创办和主持的工人业余艺术学校,始于1950年。当时任教的作家除老舍外,还有茅盾、周扬、冰心、赵树理、曹禺、周立波、艾青、萧军、郭小川、臧克家、端木蕻良等。新时期以来,又有杨沫、汪曾祺、王蒙、林斤澜、邓友梅、张志民、刘绍棠、管桦、浩然等数十位作家为学员授课、辅导。
他还说,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的学员中有的获得了老舍文学奖、夏衍电影文学奖,有的被中国作协、北京作协吸纳为会员,更多的成为首都各行业、各区县的创作骨干。职工业余文学创作研修班一方面以劳动人民文化宫为“根据地”,一方面走出去,到基层和边远地区举办短期讲习班,推动了首都职工文学事业的发展和普及,被誉为北京文化建设基础工程之一,200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文学创作示范基地”称号。
2020年7月,参加老舍文学院小说作家班研修的时候,我给北京职工业余文学研修班的同学耿潇留言时这样写道“文学是心灵的灯”。杜芳伦老师,不就是我们这些研修班学员心灵的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