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代文学史上较有名气的“春潮社”有二,其一是1918年由俞平伯、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青年学生筹备的文学社团,其二是三四十年代在桂林、上海等地出版新文学及文学翻译丛书的文学团体,而作为东北共产党外围组织的新文学社团“春潮社”的研究及讨论则几乎未见,连现有东北区域文学史论及史著中都言之寥寥。
这一社团被文学史忽视的原因大约在于,关乎该社团本身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很多史料盲区和论点分歧。在沈阳方志1926年4月的相关材料记载中,“在党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沈阳)第一师范部分爱好文学的进步学生,组织了一个团的外围组织‘春潮社’。借以宣传革命思想,发展组织。‘春潮社’负责人由周东郊(周畅春)担任……7月间,‘春潮社’扩大成为社会团体。草拟章程,在大西门里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春潮社’……出版文学刊物——《漫声》,宣传革命文学。”
从社团刊物来看,由沈阳“春潮社”出版的《漫声》刊物只出版了一期即停刊,目前也未能有刊物发表的文章或存目史料得以保存。哈尔滨“春潮社”的刊物《文艺》周刊是《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晨光》报为1923年2月21日在哈尔滨,由哈埠进步组织救唤醒团的核心成员韩迭声、于芳洲、张树屏等人创办的大型综合性民办日报。1923年3月,中共北京地下党组织委派陈为人、李震瀛等人来哈尔滨协助开展党的工作,两人的加入对《晨光》报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不久后《晨光》报因进步言论引起日本驻哈尔滨领事的注意并向哈尔滨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提出抗议,认为该报纸编辑人员是“有碍日中邦交”的“暴烈分子”。此后,报纸副刊更名为《光之波动》(1926年3月又更名为《江边》),编辑团队也新增了穆景周、杨振声等国民党背景人士。《晨光》报“在1925年底已发展为每日对开两大张半,共10个版面,其中第九、十版中有半版为各周刊刊印文章,由赵惜梦主编的《文艺》周刊就在其中。文艺副刊的稿件作者“除哈尔滨的新文艺爱好者外,还有辽宁的进步文艺社团春潮社和启明社的成员……1926年1月,期发数增加到5000多份,居哈尔滨各民办报纸的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启明社”一说为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其成立者梅佛光是东北国民党的主要代表人物。
从时间上来看,由周东郊组织的沈阳“春潮社”晚于由赵惜梦组织的哈尔滨“春潮社”。周东郊在1924年在奉天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同年,同为辽宁籍作家的赵惜梦在奉天文科专门学校念书。根据周东郊的个人自述,他并未在这一时段到哈尔滨参加文学活动,但他也被列为哈尔滨“春潮社”参与者之一。由此推断,东北新文学社团“春潮社”的创建,很可能始于赵惜梦与周东郊等文学青年在沈阳念书时的谋划,而得益于赵惜梦应《晨光》报聘任来到哈尔滨,使得大量社团青年的文学作品得以在当时哈尔滨影响力最大的民办报纸文艺副刊发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周东郊在沈阳成立的“春潮社”则很有可能是哈尔滨“春潮社”的延宕,虽然社团随着社刊《漫声》的停刊而无形解散,但社团成员的文学活动仍然借助东北各地文学副刊得以持续下去,有日本学者在谈到这一社团时也特别指出“这个团体的会员遍及东北”,由此可见,“春潮社”在真正意义上勾连了东北各地喜爱和向往新文艺的青年。
《晨光》报的《文艺》副刊既发表作为沈阳国民党外围组织启明社成员的作品,同时也作为东北共产党外围组织春潮社成员发表作品的重要平台,在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初期,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和包容性。在1926年12月,吉林省滨江县警察厅认为《晨光》报副刊《江边》刊发的《女权运动与人权运动》一文节录和诗歌《暴烈的呼声》“语多隐韪,细玩其语意,似有鼓吹赤化之旨趣”,又对报馆账簿进行仔细搜查,认为该报接受救国后援会津贴“不无可疑”,被吉林省军务督办张作相要求“详细追究”,在15日被查封停刊,2年后才得以复刊。次年年初,曾任《晨报》文艺副刊编辑的赵惜梦在《国际协报》社长张复生邀约之下,担任该报纸文艺副刊部编辑,并创办综合性副刊《国际公园》。另以《国际协报》副刊附页形式发行《绿野》《蔷薇》《灿星》《蓓蕾》四种新文学刊物,这四个附于《国际协报》的文艺刊物,都是同名社团的社刊。其中《灿星》《蓓蕾》的文化影响更大,为后续青年作家发表新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及其他人文社科文章,开辟了重要的文艺舞台。《绿野》和《蔷薇》的出现,为30年代东北同人团体及作家的出现,做出了早期的必要思想准备,同时也在东北文坛与上海文坛间搭建了初步的文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