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力量

“非虚构”在中国的可能

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在2010年前后由《人民文学》杂志倡导出场,区别于“虚构”,也区别于传统意义的“报告文学”。“非虚构”强调文学书写和反思当代生活现场的能力,也强调知识人言说和阐释当下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写作者即“行动者”。所以,所谓的“非虚构”是精神站位、进入路径和文体、修辞的合体。

而现在“非虚构”显然已经出圈,大众传媒把所有标榜“记录”的都增容到“非虚构”之中,包括日志、真实故事、 素人写作、短视频等等。国民以空前的热情记录生活投入于宽泛意义的非虚构生产,即便它们对真正意义的审美创造并无多少建树,但一些记录个人生活史意义的写作实践可以作为观察时代风习的样本。

在“非虚构”被增容和泛化的当下,需要重新回到2010年前后倡导“非虚构”写作的问题意识和精神原点,在“非虚构”的汪洋大海中澄清和强调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审美创造的“一种”非虚构。这是一种有难度和门槛的写作,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专业的深度调查为抵达真实和真相提供了精神、路径和方法,但它们对世界和人性复杂性的勘探,以及修辞和文体又是“文学”的。

更重要的是,以文学而论,被寄以厚望的“非虚构”能不能凿穿文学和中国现实秘道?能否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所谓中国“非虚构”既指当下中国现场,也是指一种进入中国现场的实践性文体;而“非虚构”中国强调的是立场和路径,就是以“非虚构”这种直面现实方式来把握、理解当代中国。在2020年的“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第四期上,社会学和人类学家郑少雄、非虚构平台“三明治”主理人李依蔓、媒体人吕正,带来了他们对这个主题的实践与思考。

——主持人 尹 闽

2020-10-28 1 1 文艺报 content56936.html 1 “非虚构”在中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