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力量

非虚构如何书写城市

■吕 正

吕正,《萌芽》编辑,澎湃新闻“上海相册”项目特约编辑。

“非虚构”在中国这些年经历了横空出世到遍地开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大家以前只喜欢看《动物世界》,人们在电视机前——隔一个安全距离看动物们厮杀、捕猎,一个画外音平静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很快我们变得不满足,要开始看《荒野求生》,看贝爷从飞机上跳下来,看人吃虫子……挺刺激的。

“上海相册”是一个很新的非虚构项目,首季创作在2020年8月间刊发完毕。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我刚结束在“武康大楼口述史”项目的工作。我在撰写“武康大楼”相关报道时,收到了老同事许海峰的邀请,他提议做一个城市写作与摄影交叉、跨界的“非虚构”项目,项目需要一位特约编辑,熟悉作家,懂图片,而他知道我一直在推动城市题材的创作。2020年3月,我们启动了“上海相册”,许海峰开始挑选摄影师的作品,而我开始向身边的作家发出邀约。

“上海相册”的第一期是作家于是的《天台造城记》和摄影师徐昕的摄影作品“the Metropolis大都会”。“上海相册”一共找了22位上海在地作家,根据22位上海在地摄影师每人一组的摄影作品进行创作。“在地”是指长期生活、工作、创作在上海的作家,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相册”也自带了创作者的时差感,摄影作品和文字是有对话和对望意味的。摄影师的作品本身创作跨越的年份非常大。有些作品是拍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也有些作品就是拍摄于2020年,包括新冠疫情中的上海。参加项目的摄影师普遍的年龄是“50后”,我们也有选择“80后”的摄影师马良、周仰,“90后”的摄影师徐昕。在挑选作家的时候,我有意识地选择“80后”、“90后”,也有“70后”。比如走走、于是、王若虚、吴越、栗鹿、陆茵茵、钱佳楠、三三、负二等作家参与“上海相册”的写作,他们中有长期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从事翻译创作的,也有专栏写作较多的。

这个项目没有那么多的官方色彩,更像是澎湃新闻和上海作协《萌芽》杂志艺术性的探索和尝试。描绘上海这个重要的命题,离不开摄影和文字共同的努力。许海峰和我一开始就想,一定要坚持盲写,作家是以“盲写”的方式进行创作的,作家首先并不知道拿到的摄影作品是谁拍的。作家可以完全按自己的理解或者想象自由发挥。有一位参加项目创作的作家叫btr,他本人很“跨界”,在后来的作家和摄影师见面会上,他揶揄“盲写”的行为很像在“相亲”,于是我们笑称我们的项目是“上海相亲”。而btr拿到的那组照片是关于上海的公园的,上海的公园非常出名的功能就是“相亲”,这是双响炮式的巧合。

我觉得,作家和摄影师的非虚构跨界合作,就像宇宙中的引力场,摄影师的作品先在那里,以恒星、星体做比喻,有光有热,那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需要意会的,那就像引力。作家的创作可以是如行星围绕,也可以如彗星,出发漫游。比如在面对摄影师朱锋的《上海零度》系列作品,作家王若虚写道:什么样的城市看不见呢?是未来的城市。城市会自我繁殖,自我膨胀,那些“生活开拓者”往往生活在都市的最外沿,你这一刻走过的荒芜和苍凉,几年后或许就是平地起高楼,或许就是灯火通明,就是交通拥堵。而过来人多半只会感慨昔日的苍凉,不会去怀念它。如果人类的基因里都有怀念它的部分,那么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城市,而是人人都想做个荒野猎人。这是他对摄影作品的个人理解。所以,在这个非虚构项目里,照片各有特色,文字也各有殊异,有的像读后感,有的像散文诗,有的像短篇小说。有些图文比较协调,有些似乎两不相干,谁也无法预料这个项目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这正是实验的应有之义: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用创造性思维打破画地为牢。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首先是“有趣”。几乎每个参加这个项目的作家、摄影师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尝试;其次是“距离感”,因为作家之前并没有看过这些照片,一些人觉得这是一次“实验”,更多的人说这是一次“冒险”。项目第一季收官的时候,我们举办了一场“握手会”,请大家交流创作感受。摄影师和作家相见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试探。摄影师寻求的答案是:你读懂了我的照片没有?你是不是表达了我要拍的意图?当“解读”有可能等同于“误读”时,我想“有感而发”也基本等同于“跑题”了。正如作家三三在《异化,或时间秩序的重置》中说的:“这一瞬间不供应任何意义,仅作为一个停顿。樟树举着一身鳞片似的叶,由于风的参与,日光变得轻盈多动——当你凝视这一切时,你与这些日常景象的交流也投影到镜头里,而你的自我也留存其中。”

2018年上海双年展项目总协调、策展人施瀚涛先生谈到他对这个非虚构项目的理解,他觉得作家并不是以“评论”的视角去看待摄影作品,而是从“创作者”的视角进行再创作。“激发和刺激了不可预期的图片与文字的新关系,有着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虽然这样的跨界合作在其他地区国家有着很多版本,但落地上海书写上海城市文化,依然有着开创性的意义。”我们希望“上海相册”可以成长为一个具有实验性的非虚构平台,给予读者开放性的阅读体验,让人各取所需获得更多的启发。我希望呈现的是一个有体温、有细节的上海。

2020-10-28 ■吕 正 1 1 文艺报 content56938.html 1 非虚构如何书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