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在《给小孩子创作大诗歌》一文中曾写道:“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的一翼,又是诗歌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但是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似乎被许多诗人忽略了,因此他们欠下了一笔无形的债。回顾几年来的儿童诗,自然我们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是在数说成绩的同时,不能不感到:较好的儿童诗实在显得太少了。”实际上,1950年代邵燕祥创作的儿童诗也被忽略了。学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了吴思敬、李天钢编的《苦难中打造的金蔷薇:邵燕祥诗歌研究论集》,可以说是研究邵燕祥诗歌成果的集大成,但没有研究者注意到邵燕祥的儿童诗创作,这不能不说是种缺憾。比如王光明的文章《在诗中寻找新的“自己”》提到“从五十年代到现在,邵燕祥共有九本诗集”,注释中说“这九本诗集:《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新文艺出版社)、《到远方去》(作家出版社)、《给同志们》《献给历史的情歌》《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在远方》《和瀑布对哈》《为青春作证》。”恰好遗漏了邵燕祥的两本儿童诗集,《八月的营火》和《芦管》。
《八月的营火》是1956年1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包括《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从我家窗口看见甚么》《八月的营火》《乞巧》《幸福的道路》等5首诗,分别写于1951年7月-1954年8月间。关于儿童诗集《八月的营火》,邵燕祥为萧跃华写的题跋,颇具史料价值,内容如下:
这本薄薄的儿童诗集首印十万,后来似又加印过三万册,是我诗文集单行本印数最大的。共收诗五首,都带一定叙事性,怕也是为中高年级小学生写诗的诀窍之一。其中前三首,皆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应时而作。头一篇更是配合建党三十年宣传的,然客观上为个人迷信推波助澜,多年前函复蒋风教授:在选编拙诗给孩子们时,请不要再选这首诗了。
为什么邵燕祥不乐意将头一篇《毛主席开的甜水井》收入诗集中呢?尽管该诗荣获1954年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1949.10.1-1953.12.31)的二等奖,但在邵燕祥看来,“这首诗的产生、流传和获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心理资料或文学现象参考资料,是可以搜辑的;作为提供少年儿童的读物则已丧失其价值了”。
邵燕祥的第一本儿童诗集是以诗集中收录的《八月的营火》一诗的诗名命名的吗?他在《“七月”之讳》一文中为我们讲述了诗集名背后的故事:“《八月的营火》,1953年暑假在中央台少儿节目广播和1954年暑假在《北京日报》刊出时,是题作《七月的营火》的。待这一诗题作为我的儿童诗集的书名,1956年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才改作《八月的营火》。那是因为此书发稿于1955年,已在反胡风斗争之后;大家知道《七月诗丛》《七月文丛》和《七月》杂志都是胡风主编的,在文学界‘七月’成了禁忌,尽管‘七月’云云,原本是纪念1937年7月对日抗战开始,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象征。”
《芦管》是1957年6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包括《星星》《芦管》《小爬犁之歌》《狂欢之夜》《我有三件大心事》《儿童铁路进行曲》《家乡旅行歌》《云》《忘记的和难忘的》《不是幻想》等10首诗,分别写于1954年12月-1955年8月间。诗集以其中所收的《芦管》这首诗的诗名命名。那么,两本书的责编是谁呢?版权页上没有,也未见邵燕祥提及。不过笔者注意到黎明颐在《山花》1994年第9期写有《邵燕祥印象》,他说:“50年代中期,我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当文学编辑,他的两本儿童诗集《八月的营火》和《芦管》相继于1956年的元月和1957年的6月先后出版。这两本诗集,都是我当责编。按照当时的编辑作风:编辑和作者通信联系,从不署编者的名,一律以编辑部的名义出现。”由此可以确认,这两本儿童诗集的责编是黎明颐,两人在诗集出版期间的通信,对于了解这两本儿童诗集的出版过程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邵燕祥呼喊“为了给小孩子创作大诗歌,需要我们整个的诗歌队伍中每一个人拿起笔来,而且是严肃地拿起笔来”,“时刻看到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那么,怎样的儿童诗才是好的儿童诗呢?
在邵燕祥看来,“儿童诗首先应该是诗,并且是儿童诗”。儿童诗既然是“诗歌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不能不具备诗的特征”,就“需要有精练的语言和严整的构思”,力戒“语言拖沓和结构松散的毛病”。它应该靠“艺术的魅力”引起儿童“感情的共鸣”,力戒“连篇的训诫和说教”。儿童诗既然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的一翼”,而“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的心所想象或盼望的世界;而不是成年人的眼睛所看的孩子世界,更不是硬拉着孩子去闯成人世界” ,那么,儿童诗的作者“必须学会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才可能透彻地了解他们的细致的感情体验,并且有选择地加以表现”,“要考虑儿童的特殊兴趣,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但是不要低估我们的少年儿童的水平”。“让孩子多一点想象,多一点浪漫主义,恐怕不仅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看十分必要,而且从文学的本性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有责任以大胆生动的幻想、先进的理想去鼓舞和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因此儿童诗的作者要“用生动的诗的形象而不是枯燥的语言,启发他们思索和想象,帮助他们认识生活”。
如果用邵燕祥为儿童诗定的标准,来审视他自己的儿童诗创作,应该说《八月的营火》《芦管》这两本儿童诗集中的15首诗还是不错的。比如《星星》:
天上有的是星星,
明亮的眼睛,明亮的心;
你照耀着我,我照耀着你,
千千万万星星,心连着心。
地上有的是好朋友,
有的是长久的深厚的友情;
你照耀着我,我照耀着你,
就象那天上的星星。
这首诗写于1954年12月4日,如今已经60多年了,但读起来,还是富有艺术的魅力,能鼓舞和引导儿童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
邵燕祥在1996年4月8日所写的《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为〈儿童文学研究〉作》一文开篇,解释了自己不再创作儿童诗的原因:“大约从1957或1958年起,我就不再问津于儿童文学了。一是‘误落尘网中’,陷入成人世界的种种纠葛,离孩子的世界越来越远了;二是更主要的,反右派斗争彻底打碎了我的童心,我不再能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也不再能顺利进入只有孩子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了。”
《八月的营火》《芦管》这两本儿童诗集,如今很难买到,尤其是后者。笔者期待有眼光的儿童出版社能将它们重印,也期待儿童文学研究者能对邵燕祥的这些儿童诗作近一步研究,必将丰富我们对诗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