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2020”丛书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贫困地区的巨大变化,讲述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展示了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无私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闪耀着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光辉,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史诗追求与精微写实的融合
“梦圆2020”丛书直面贫困群众的真实生活,对现实进行朴实的艺术提炼,将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揉进日常生活叙述之中,以文学的魅力聚合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迸发出的精神能量。这些作品既有润物无声的凡人凡事,也有光可鉴人的高尚情操,动人心魄的扶贫壮举,丰富了新时代关于乡土书写的文学长廊,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图卷。
评论家晏杰雄认为,胡小平的长篇小说《青枫记》以汪达成从深圳回乡创办青达公司和C银行扶贫队驻村定点帮扶为主线,巧妙地将精准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西部开发、产业转移、农村城镇化,及基层党建等融合起来。小说以大量的生动事实证明,这项人类历史上挑战贫困的伟大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扶贫干部和人民同心协力,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取得最后胜利的。在创作理念上,作者穿透生活的琐细和杂乱无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理出脉络,昭示了脱贫攻艰的历史意义。他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自己也是扶贫干部中的一员,身体力行,从扶贫工作第一现场发掘具有历史价值的生活实料,把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时代重大主题对接起来。
《青枫记》把重大时代主题融合在具体生活细节的实描和人物精神世界的悲欣之中。作者凭借着对农村生活的丰厚经验和美好感情,对不同类型的农民进行了深度刻画,有家境较好、生活富裕的富农田德彪,有丈夫重病、儿子痴傻的贫苦农民杨梅花,也有性格懒惰、一味赌博的“贫困户”赵小宝……除此之外,文本中大量“要得”“打飞脚”“娘老子”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湘西南方言,以及关于甜酒煮鸡蛋、招魂、芋头习俗、舞龙等体现湖南地域文化特色的细节描写,给全文镀上了柔和静谧的色彩,增添了动人的创作情感和活泼的艺术魅力。对扶贫致富过程的描写,作者秉持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真实原则,对乡村中隐藏的宗法观念和农民守旧观念,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文化扶贫、思想扶贫的深层次思考。
晏杰雄认为,王天明的长篇小说《相思山》以贫瘠偏远的相思山为载体,以相思村扶贫队长李勇等扶贫干部为原型,以及戴岳、湘西苗绣致富者麻志银等的事迹,书写了党的各级干部深入相思山扶贫所经历的磨难、困苦和情感纠结,生动刻画了春喜、李勇、吴娟等一批扶贫干部群像,同时,对各类乡村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刻画,展现了脱贫攻坚的基层生态与丰富细节,记叙了农村脱贫攻坚的当下历程,全景式记录了精准扶贫的壮观历史。
在小说中,作者详实描写了相思山自然风景、传说故事、苗寨风情及土特产,也揭露了当地迷信、赌博、大办红白喜事等恶习,批评两眼向上、不愿通过劳动获得收益的懒汉,对内源性脱贫、可持续性扶贫进行了有前瞻性的理性思考。作品中大量生活经验、精妙细节和心理描写,体现了人情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悬念开头设计、故事叙述、线索穿插、结构安排上都比较稳定均衡,体现了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
挖掘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
评论家龙永干认为,江月卫的长篇小说《守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聚焦天井寨的脱贫之路,艺术地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基层干部扎根乡村,务本求实、开拓创新,积极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寻求致富之路的时代画卷。
《守望》不但写出了当下丰富斑斓的乡村生活的日常图景,更写出了扶贫工作过程中多样复杂的矛盾冲突。木房子、高石墙、吊脚楼,敬菩萨、打糍粑、织土布,鲜美的“血鸭”、烂漫的“行歌坐夜”、神秘的“咚咚推”等,无不散发出浓郁的湘西地域风情;村民的戏谑、邻里的纠葛,各样的男女情事、互异的人物命运等,彼此相错交织出乡村生活的斑斓景观。但作者关注点并非风俗图画和乡土日常,而是扶贫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这里有贫困户申报中的虚报和漏报,也有各种“等、靠、要”的不良现象;有项目开发的盲动无序,也有干群之间的隔膜和误会;有资金技术的短缺,也有消极心理的障碍;有基层干部腐化形成的阻力,也有具体工作产生的错漏……但扶贫工作组顶住各种压力,深入贫困家庭,落实各项偏差,立足村寨发展实际,确立了发展养猪产业的道路,让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正道”,也给沉寂的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扶贫工作并非是例行公事的贫困户慰问,也并非简单的政策宣传或物资发放,它是一项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伟大的国民素质改造工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视点去表现天井寨的扶贫工作,《守望》具有了更为可贵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以张天益为首的扶贫工作组在给农民以政策扶持、资金资助的同时,更是积极发掘村民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他们由扶贫对象变为脱贫先锋,做到发动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
《守望》风格淳厚、笔触朴实,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极富质感,各样人物命运的书写起落有致。同时,小说的语言也极具特色富于魅力,叙事写人,状物对话,自然清新,平易晓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湘西北地域色彩。
编辑周熠认为,韩生学的长篇报告文学《家是最小国》以“家”为小切口,以湖南山区青年为叙述的主体,展现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山乡面貌焕然一新,山区青年建立自信,实现脱贫、脱单,创建美好家庭的故事。作者注重用鲜活的场景、生动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大龄男青年脱单的心路历程。施六金、杨再康、李大文、王修满、邓生贵因村里环境大变样而脱单,张书、李小响因知识改变命运而脱单,张良、申告彬因学了技能而脱单,夏因昌、黄小林因易地搬迁而脱单,叶阳光因危房改造而脱单……在叙述故事之余,作者用最后一个章节来回应社会对大龄青年脱单的关切,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展现意气风发奔小康的奋斗精神
评论家刘长华认为,王丽君的长篇报告文学《三湘网事》书写了文学人物“归来去兮”的新路径,将从事电商的主体集中在回乡创业者。他们的“回归”,是“农”字的本义回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换来了家乡的“出走”和“放飞”,赋予“农”字新的外延。能在农村开展电商工作的群体有很多,但作品自始至终都是紧扣“归乡者”,能让家乡最终发光发亮的,终究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儿女们,一种深深的地母情结流贯在作者的笔端。
《三湘网事》始终倾注着一种文化情怀和地域关切,有着相当的文化自觉。作品集的每一个话题都是基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而展开。“礼失拾诸野”,农村和民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库之一。尊重个体与差异是文化生命成长和保持源头活水的重要渠道。以牺牲文化为代价而换取所谓的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精神原乡、寻找心灵栖息地是人类永恒的生命冲动和灵魂求索。文化和地域收藏着人们的记忆,在风驰电掣、令人目眩的现代化轨道上,人们很容易成为“失忆老人”和“有病”的人。
《三湘网事》构绘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守护者”形象。这一群电商人为相应农村的发展倾注不少的心血,贡献了不少的才智。“没有菜的菜店”主人赵媛有过令人为之动容的身世和不足外人道的人生经历,她开办了网上菜店,只选择残疾人士、特困户、退伍军人为供应商。但是,赵媛自己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连门店租金都交不起。作者在结尾部分发问:“赵媛能如愿拉到赞助吗?三好鲜生店能得到赞助吗?”读之,令人不禁潸然泪下。《三湘网事》选择的这些“平民英雄”并不是简单出于“扶志扶智”的演绎,而是展现了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容易,没有一蹴而就和守株待兔的成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才会生出真正的乐观和不息的奋斗意志。电商人就是用这种精神守护着农村电商这一新生产儿的。
作家赵燕飞认为,张雄文的长篇报告文学《雪峰山的黎明》以巍巍雪峰山为地理背景,以溆浦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切入点,以作者通过多次实地采访所逐渐形成的对于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深刻认识为线索,有机糅合丰富翔实的各类素材,夹叙夹议,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新形势下雪峰山旅游扶贫的壮丽画卷。《雪峰山的黎明》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刻画了一群紧跟时代、奋发向上的旅游扶贫者形象。他们有专家学者,有纯粹的农民,有大学生,有辞职和退休多年的公务人员,还有离开部队的转业军人……不惟年龄,不惟学历、资历,更不信花言巧语,齐心协力为山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为雪峰山的脱贫攻坚事业添砖加瓦。作品同样也描绘了众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奋斗者群像。他们有朴实忠厚、因开办民宿而日子红火的花瑶村民杨庭洪,有工作勤勉、热情待客的景区舀茶妹舒一珊,有因种植猕猴桃成功甩掉贫困帽子的村民李忠生,有在旅游扶贫支持下开办养殖场、生意越做越大的养殖场老板兼旅游公司员工杨超,也有返乡开办民宿致富、娶回城里姑娘的贺方礼,还有花瑶挑花技艺传承人刘店妹、民间渔鼓师黄建德、民间医生舒昌求。通过书写记录一批富有典型性的扶贫人物,作品刻画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贺秋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