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与时代同心、与人民同行,记录伟大的新时代火热光华,到人民群众中去,到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去,在人民的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是中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追求。2019年9月,中国作协组织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遴选25位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奔赴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扶贫前沿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时代主题,创作反映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
9月19日,中国作协举行脱贫攻坚形势政策报告会与“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启动座谈会。报告会由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邀请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作专题报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党组书记处同志以及参与“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20余位作家参加报告会。
进入2020年后,“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品收获不断,从报刊杂志到新媒体平台,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由作家笔下走进人民心中。《光明日报》从今年年初起,策划推出《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专栏,不少参与该工程的作家用手中的笔生动记录全国各地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
自今年4月至12月,《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决胜2020”征文活动。征文作品通过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以生动笔触、真切感受,讲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的勤劳品质和精神风貌,凝聚精锐出战、迎难而上的强大动力。
5月19日,“2020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创作交流会”在京举行,20余位作家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交流,分享经验与心得。数十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已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重要报刊平台,内容包括创作谈、采访、作品及评论。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鼓励作家关注脱贫攻坚过程中具体人的变化与成长,着力敏锐地捕捉和表现这些持久性的、面向未来的新因素新气象,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与人类视野,写出当下时代的巨变,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
6月29日,作家李迪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红上衣,不会忘记他火一般的温暖和热情。李迪在十八洞村采访脱贫攻坚时旧病复发,但仍然克服病痛坚持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其遗作《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由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此外,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还出版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的10部作品。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认为,在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的出版过程中,出版社通过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分析和了解,通过与作家的沟通交流,通过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的不断打磨和润色,力争让这类题材的书长久地流传下去。
从河北张北、贵州遵义、内蒙古赤峰、山东章丘、山西岢岚、陕西梁家河、江西赣州、河南兰考到雪域西藏、南疆大漠,25位作家奔赴全国各地,和全国人民一起,感受着决胜的豪情,记录着决战的历程。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50多篇作品陆续发表,25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已于今年11月底前全部出版。截至2020年10月,参与工程的25位作家已经全部完成创作,半数以上作品已经出版,9部作品被列入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些图书的海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扶贫的智慧与力量,中国作协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合作,向海外推荐该工程的成果,争取在多个重要语种中翻译出版。
10月30日,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成果发布暨海外推广签约仪式在京举行。王松、秦岭、艾平、罗伟章等参加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作家,以及多家出版社代表参加活动。在此次签约仪式上,有8部作品与3家海外出版社签订了翻译出版合同。
11月21日,中国作协联合沈阳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策划开展了“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随作家走进故事”全媒体直播活动。此次直播活动历时12小时,20余位作家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整场直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的考察调研路线为线索,以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品成果为依托,借助作家的视角,带领观众回到各自作品的“创作地”。“中国一日”通过50余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直播当日全网流量突破3亿,互动跟帖超100万条次。
2020年已近结束,跨越高山大海,中国发展的巨变被记录、被印证,中国作家在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大山深谷见证脱贫攻坚的时代伟业,于新时代的每一处褶皱腠理之中,获寻山河锦画的细密针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见证了中国人摆脱贫困、过好日子的殷切期盼和实践历程。我们相信,文学必将随着乘风破浪的强盛中国,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