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专题

文论期刊的时代表达

□张燕玲

我们知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新形势下的文学场域,进行文学经典化工作的文论期刊,如何在更广泛的时代平台上为文学史的良种库提供文学良种,为当代文坛提供富有学术性的鲜活现场,催生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与批评家,为学术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进行多元的有效的建设,或许这是今天文论期刊所面临的新任务。近年,《南方文坛》比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凸显杂志的时代性,比如注重发挥文学评论的引导、砥砺、推介作用,组织好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注重文学创作的方向和重点,坚持“以选题提升品质,以选题强化活动”的理念,在全国性活动中发出广西声音,让广西的活动做出全国影响。

如选题的时代性。纪念巴金诞辰115年的“巴金研究”专辑,以及“共和国七十年电影文学研讨”“汪曾祺百年诞辰”“百年新诗学案”“AI来了”等专题,充分体现时代前沿的学术成果。选题还带动文学研讨活动,加强协作,以克服边地短板,发挥联动效应。如今年5月在南宁,联合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举办本刊年度“广西青年批评家培训班”为契机,以“新时代青年写作的可能性”为主题,召开了青年作家批评家研讨会。10月在桂林,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广西师大出版社联合主办第十一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研讨“王蒙与文学中国”。11月在北海,主办“文艺史料学的问题与方法”研讨活动,都反响热烈,研讨内容一一入刊。这既增强了杂志与时代与历史共振的能力,又增强了文学评论工作的锐气与活力。它们与持续20多年、已推介过130多名新锐批评家的品牌栏目“今日批评家”一道,有效地加强了杂志的队伍建设。我们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时代主题,对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新的阐释(包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文学)等主题进行策划组稿。

2020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收官之年,中国文艺在此期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状貌,《南方文坛》2020年第6期特别策划编发了“新世纪20年文艺”专题,邀请丁帆、王一川、傅谨、洪治纲、耿占春、王兆胜、李朝全七位名家,从文学批评、影视、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门类,对21世纪的中国文艺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解析,深度探析其中的发展历程与内在形态,以期继往开来,再发新声。

比如2021年于中国,又是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百年,时代要求我们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强化历史担当,策划好选题。为此,我们开辟实施“百年叙事”为主题的专栏,巡礼与研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文艺,以编者按的方式,通过向重点作者约稿和广泛征稿,将全年推出系列文艺研究和评论文章。2021年第1期我们约请五位专家,描述百年中具有时代意义的五个时间节点的文学现象:计文君研讨上世纪初年革命先驱“呐喊着诞生”的新文学,萨支山论述延安文艺的代表赵树理,还有孟繁华对新世纪20年长篇小说的新论、徐刚的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研究、梁向阳关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标志性作家路遥的新解读。

又如对当下众多新文艺群体(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由编剧导演、演员、歌手、制片人,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舞台艺术自由编导,视觉艺术独立策展人,自由美术、书法、民间文艺工作者、自由摄影师,网络艺人,直播网红等新阶层或自由职业者),以及众多新兴的艺术样式,新兴的文化企业(实景演出、抖音、微电影、网络文艺、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其审美方式、生产方式乃至读者群都与传统的文艺有所变化。但新的力量带着对社会新的理解加入文艺事业,需要我们在关注、学习中发现新质,更新、扩大视野,激浊扬清,进行有效的文艺评论。

其次,辩证地与媒体深度融合,以多样化实现文学评论的时代表达,以及文论期刊的创新发展。

近期,中国作协联合沈阳广播电视台遍及全国的两场活动,直播流量辐射全国全网,关注度极高。2019年11月,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红色经典手稿大展“初心与手迹”,通过访谈与“大家聊”,评论家、作家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和评论作品,甚至还有一些新的活态史料。这种灵动的展现,不仅致敬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还以鲜活而专业、学术又有活力的文学评论活动,丰富了对红色经典的新解读。这样的文学传播工作,在2020年11月再次呈现。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承办的“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随作家走进故事”全媒体直播活动,20余位中国知名作家,以不同方式参与此次直播活动,真所谓“为民族复兴书写‘信史’,为新时代中国留下‘小康印记’”。承办单位用活了新媒体,线下广泛联络全国相关单位、广电和融媒体中心,线上采用5G、卫星、云传输等最新播出技术,大屏小屏联动50家网络平台,同步网络直播,100余家媒体进行报道,当天活动结束时全网流量竟达3亿。我以为这是文学界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一个成功范式。

信息革命引发万物互联,催生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文论期刊这样的传统媒体在表达技术和传播方式上,自然被新媒体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专业化的作者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传播时间长远,都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

我以为,新媒体不可能轻易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如此情形,文论报刊如何在这巨大变化面前与多媒体链接,寓意着这个时代对我们关于 “变”与“不变”的辩证要求。

它辩证地告诉以内容为王、品质为上的文论期刊:没有网络技术支撑,好内容未必不能传播,但缺乏更大的传播力,这需要改变。变化不能以自身衰退为代价,这是文论报刊有待探索与推进的新课题。如今大多数文论期刊都开通微信公号,这只是新媒体的初级版,但也面临冲击与困难。因为数字化实际上是在加速杂志纸板的衰退,如电子版上网,读者便捷地从网上获得免费的主要内容,只能加速纸媒衰落,是传送全部还是开通付费服务?我们如何与新媒介深度融合?这是我的困惑,以此求教于方家。这需要我们尽快找到新发展路径,尽快找到与时代相匹配的表达方式,才可能从理念和技术等方面走向深度融合,从而以多样化方式实现文学评论的时代表达和有效性。

因此,在新形势下,文论期刊还需把握好变化的尺度与辩证关系,继续以内容为王、品质为上,锻造自身与时代与历史共振的情怀和能力,从而对这个时代有所创造、有所担当。

2020-12-09 □张燕玲 1 1 文艺报 content57730.html 1 文论期刊的时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