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专题

关于推动当前文学批评健康发展的三点看法

□潘凯雄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就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与此同时,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出台到“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这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了方向性、指导性和制度性的安排,为我们做好文学和文学批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提供了基本遵循。

具体到文艺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他强调:“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虽不足百字,却是对文艺批评基本定位、重要作用和基本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精辟阐释。

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批评重要指示的过程中,我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还有几个十分重要的“点”是必须牢牢联系在一起予以认真学习与准确把握的。

一是对“两个大局”时代方位的准确把握。总书记指出,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是对“两个百年”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第一个百年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是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准确把握。总书记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艺和文艺批评工作重要指示学习的上述体会,结合出现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评论中具有某种思潮性和症候性的若干重要现象和问题,在新形势下推动文学批评创新发展,我觉得有必要对如下三个问题予以格外的关注和研究。

文学批评的时代性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说到文学批评的时代性,就很容易自然地将之与“当下”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这当然不能完全算错,但如果仅限于这一点,对时代性的理解则未免过于狭隘,也自然随之影响到文学批评本身的厚度与宽度。

这也是我一开始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在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学批评重要指示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还有几个十分重要的“点”是我们必须牢牢关注的。

比如总书记强调的“两个百年”,从字面上看,这虽然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但本质上则是涉及历史与现实直到未来的“百年大计”,套用老话就是“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这固然是一个时代,但却是一个大跨度的大时代,而非简单的一个点。

再比如总书记强调的“两个大局”,看上去虽也涉及“两个一百年”,但我自己体会它更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既是中国这个空间,也包括世界那个更大的空间,同时还有更复杂的事关这两个空间的关系。

踩住这几个十分重要的“点”再来理解文学批评的时代性,其内涵就至少应该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也要以宏阔的视野注意世界文学发展新动态,吸纳人类文化精华。我们文学批评的“中国方案”固然应该立足中国、立足当下,但同时又应该是发展的、开放的、足以能够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的。将这些“点”的要素以及“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平衡好,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时代性,也就是别林斯基所认为的文艺批评要真正成为“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

文学批评的学理性要始终坚守在真切体验的基础上

文学批评本身固然就是一种创作,但这种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丰富的文学创作,包括作家作品、思潮现象等为基础。因此,我们讲文学批评的实践性除了指批评自身的修炼外,也包括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密切观察,说白了,就是要认真读原著,也是我所讲的真切体验。

将认真读原著列为推动文学批评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看上去有点搞笑,但的确又是立足于文学批评现状而言。认真阅读批评文章,批评者是否认真研读过原著其实是不难辨识的。分析其原因,应该说主客观因素皆有。一个客观事实的确是我们的文学创作,不仅整体产量越来越高,而且表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如果将所谓网络文学也囊括进来,那更是一个难以穷尽的“天文数字”,也是任何一位批评家都无法穷尽的。从主观上说,我们的一些批评主体对丰富生动的批评对象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或无视、或草率、或生搬硬套等现象。我们强调批评的独立性和学理性以及批评本身的细分都不是问题,但只要是涉及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如果缺乏对创作文本本身的细读,缺少真切的体验,其结果恐怕就不只是批评主体的学风问题,而必然影响批评自身的公信力,也根本无从达到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以及“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等根本要求。

文学批评的学术与学科建设也需要分工协同

对文学批评自身的学科建设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工是自然的、正常的。比如,高校、社科院系统可能偏于学理研究、体系建设,而作协系统或文学出版领域则重在当下、偏于具体评论,包括对作家作品的微观切入或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宏观分析等。事实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这样一种自然分工、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这没什么不好,反倒是一种为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客观存在,今天我们作协主导的推动文学批评发展的研究则不妨鲜明地张扬自己的这一特色,以严谨的学风、科学的理论为主导,立足当下,面向现实,以培训、研讨、评奖等多种不同方式为抓手,扎扎实实地推动文学批评向前发展。事实上,在这些方面,多年来中国作协也一直这样在实施并形成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如果要提点建议的话那就是研讨的话题与形式似乎还可以更加多样丰富一点。现在作协组织的研讨会大多以新作的研讨为主,形式规模也大体相差无几。以后是否可以在内容上、规模上更加灵活丰富一点,比如针对某个重点项目面世前的“会诊”,对某种现象、某个话题、某种可能出现的趋势的研判等等。至于方式则可视研讨的内容而定,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这样显然更有益于研讨面的拓展和研讨度的深入。

2020-12-09 □潘凯雄 1 1 文艺报 content57731.html 1 关于推动当前文学批评健康发展的三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