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儿文艺

谢长华《驭蜂少年》:

一部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力作

□李红叶

文学应根植于生活和大地,应表现和弘扬时代精神,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的“多彩中国梦”项目即致力于倡导文学的使命感,致力于打造与时代共振、反映现实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儿童文学作家谢长华的长篇新作《驭蜂少年》即是该项目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使命意识和艺术感染力的儿童小说。这部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力度以及对当代少年形象的塑造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部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长篇力作。

作家深度观察现实生活,以严谨实证的创作态度描写了湘西南雪峰山脉一带村民的真实生活相,并将笔墨对准成长中的少年形象,塑造了具有感召力的当代农家少年形象。小说以湘西南雪峰山山村为背景,讲述了一户养蜂家庭脱贫致富的故事。山民丁火石是一位养蜂好把式,他靠一辆二手货车带领妻子丰红莲和儿子丁志根在雪峰山脉一带养蜂酿蜜,逐花而居,他试图依靠个人高超的养蜂技艺、童叟无欺的诚信度以及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发家致富,既不愿接受扶贫组的扶持,同时,也担心同行相挤、蜂蜜难以出售而不愿将养蜂技艺传授给他人。然而事与愿违,一场车祸使他深陷困境之中。随后,他不但得到了乡邻们热情无私的帮助,也得到了扶贫工作组及时的援助和关爱,还通过儿子丁志根看到了新型网络销售模式的魅力。故事的结局温暖而感人,丁火石终于体会到,在新时代致富不仅需要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更需改变观念,与乡亲们合作共同致富。丁火石最终在政策的支持和扶贫干部的热心帮助下,与其他贫困村民一道成立了“雪峰山养蜂合作社”。至此,小说展示了一种新时代的脱贫致富之路,这便是“各村扶贫工作组联动+丁火石父子的养蜂经验+养蜂合作社成员的集体力量+全国网络营销举措=真正的扶贫致富”。这种与时俱进的脱贫致富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家谢长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少年丁志根的成长。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文学也能反映宏大的社会问题,并且将少儿的成长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扎实的现实生活之中,从而塑造出新型的富有时代精神和典型意义的少年形象。

儿童文学是面向未来一代的文学,儿童文学应该塑造富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少年儿童形象。20世纪80年代,作家曹文轩曾明确提出“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这一命题并未过时,甚至是一个需要重新强调的命题。谢长华在《驭蜂少年》中即塑造了一位理想的当代少年形象。

当代少年应当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重视的问题。我在谢长华的《驭蜂少年》中寻找到了这样一个典范,他就是生活在湘西南的山地少年丁志根。少年丁志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在于他扑入生活的热忱和直面现实的责任心——这正是当代青少年最需要补课的精神品质。丁志根在寄宿制渣坪中学读书,学校在离家20里外的山下,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他就飞奔回家,先坐十多里路的汽车,再徒步十多里上山回家。等他终于有了自行车,他就骑着自行车猛蹬猛踩上山路,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一个多小时就回到爹妈身边,一回家就帮忙做事。当蜂场不太需要他帮忙时,丁火石会让放假回来的儿子赶早下山,让他带些钱或别的东西,去看望一下住在丁家寨的爷爷奶奶。于是,志根飞一般地骑车下山,经过渣坪中学,再弯弯曲曲地骑行二三十里路,回到丁家寨,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后,又匆匆赶回学校。

丁志根明理、懂事,是父母的得力助手。他跟父亲学习养蜂的技艺,协助父母照顾蜂箱,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在阴雨天为蜜蜂喂糖水,细心清理蜂箱,为蜜蜂驱除各种天敌,学习割蜜、分箱、摇蜜,思考销售蜂蜜的新模式。志根在看,在做,在探究,在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不知不觉中,他也在成长,并逐渐成为养蜂能手,甚至深得蜜蜂信赖,能够裸手操作蜂箱以及摇取蜂蜜……

作家对丁火石一家人的养蜂生活和养蜂技艺的描写真实细致,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少年志根正是在这种生活中养成了扎实的生活态度。且看他如何发现大土蜂,并用丝茅草绾个活结,屏气凝神,往大土蜂最细的腰腹间轻轻套去,继而又是钻山,又是越溪上坡,最终追寻腰系丝茅草的大土蜂找到了土蜂窝,再在杂草尖上轻轻绾了个大大的草结做记号,接着回家领着父母一起收获了一个巨大的土蜂窝。

少年丁志根面对生活困境,不抱怨,不愤世嫉俗,而是勇敢地直面生活的挑战,表现出很强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质。父亲出车祸后,他伤心悲痛,但并不消沉。他一边更勤奋地读书,一边尽一切努力协助照顾蜂箱,处理家务,处理人际关系;当蜂蜜销售遇到障碍时,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功能寻找和维系客户。他对父母体贴而孝顺,能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除了上学读书,他参与到一切家务事和养蜂工作之中;又与父母相当默契,做事无需提醒,更不必催促,一家人相濡以沫,与父亲、母亲有着自然而浓郁的感情,因此,即便丁火石遭遇车祸,这个家依然处处显示出一种淳朴的尊严和温情。丁火石看到儿子聪慧、上进,而且深得养蜂真传,甚至能裸手取坯、摇蜜,他那被车祸摧残的身心便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本身在教养丁志根。他骑着自行车上山下山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他的身体变得强健有力,养蜂经验更是加强了他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从而使他成为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组长,并在相关竞赛中连连胜出。可以说,正是脚踏实地的生活,使得志根自然而然地成为养蜂能手,自然而然地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榜样以及父母的好帮手,并自然而然地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他在生活的磨炼中长大,继承了父辈善良、淳朴、坚忍的性格,又有互联网时代的开阔思维和行动力,为人真诚,重感情,能做事,会做事,动手能力强,有分寸,知感恩,能吃苦,又具有新时代的开拓创新精神。这是一个根源于现实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少年形象,于少年儿童读者而言,具有鲜明的榜样力量。这一形象丰富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人物画廊。

作家文笔质朴,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对湘西南山区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的描写,尤其是对养蜂技艺的描写,充满实证主义精神,反映了作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本身的尊重,这种写实精神使得整部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质感,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0-12-14 □李红叶 谢长华《驭蜂少年》: 1 1 文艺报 content57791.html 1 一部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