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可爱大半辈子,我不想再可爱了。”“30岁之前的青春、美好是天生的,30岁以后,我们自己创造。”“我仍然想过那种不凡的人生,哪怕别人很有争议。”“一个人有野心不可耻。”……2020年夏天,真人秀《乘风破浪的姐姐》火爆网络,成为年度现象级综艺节目。30位30至50岁的成熟女性,逆龄而上、逆势而起,以独立、自信、迥异的性格形象和才艺表演“刷爆荧屏”。
“乘风破浪”这个词伴随着节目话题热度,频上热搜,迅速“破圈”,成为年度流行语之一。与之相关的还有“飒”“又美又飒”“集美”等描绘女性形象的词语也一并成为年度网络热词。应该说,这绝非偶然。这些词汇都带有一种正向的力量,带有偏向鼓励、赞美和褒扬女性的内在情感。尽管说《乘风破浪的姐姐》依旧未能跳脱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局限,但节目在探讨中年女性价值,拓展女性文化表征、构建新时代女性主体形象方面,已然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姐姐”们的成功,也展现社会渴望打破女性刻板印象、挣脱男性凝视枷锁、重塑女性话语的内在需求。
这一文化诉求,同时在2020年的影视剧播放单上得到相同的印证。除了《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为数不多的几部主打悬疑的现象级网剧,无论台播剧、网播剧,播放量和关注热度靠前的大多是女性题材、女性视角、以女性为叙述主体的剧集。如《三生三世枕上书》《安家》《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下一站是幸福》《不完美的她》《谁说我结不了婚》《怪你过分美丽》《危险的她》《听见她说》等等。近几年,国产影视剧中大女主戏一直是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一方面,女主戏、大女主戏,这些剧集从女性立场出发,精准定位在满足女性情感体验,弥补女性在真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客观上为广大女性受众提供了家庭与性别制度压力的减压阀,也就更能引发共情与共鸣,自然而然成为了影视剧创作的目标锁定。另一方面,女性是文化娱乐消费的主流群体,影视剧素来是“得女性者得天下”,尤其是20至40岁女性观众是现代、爱情、家庭、职场题材收视生力军。同网络文学中“女频”“女尊”“女强”受众市场细分一样,由视频平台催生的大两女频网文IP改编而来的甜宠剧、玛丽苏剧就是新媒体时代女性消费诉求的市场化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女主戏大行其道并不必然意味着女性话语权的确立,再大的女主也并不必然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也不必然带来男女平权的推进。很多热播剧集里的大女主地位与权力的进阶,更多是来自于男性权力者的赐予,而非通过独立的自我意志获得,这其实是一次对女性主义立场的解构,是对男性中心权力结构的再次确认。这样的女主,无论大小都还是“他者”,还是处于被凝视的角色,缺乏真正的女性主体性。区别于“人人都爱我”的大女主爽剧,《不完美的她》和《听见她说》在女性议题的现实性上有所开掘。前者是国内少见的虐童题材,剧中5位女性在救助被虐儿童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从弱到强、由治愈者到被治愈者的成长。《听见她说》则是一部8集网络短剧,通过8位女性的内心独白,展现当代女性所面临的容貌焦虑、婚恋焦虑、性暴力、原生家庭羁绊等等种种真实困境。需要说明的是,这两部剧集均购买自国外影视版权,一部改编自日本剧作家坂元裕二的《母亲》,一部改编自BBC的《她说:女性人生瞬间》。这也提示我们自己本土真正意义的女性主义剧集道阻且长,深具生长性。
与此对照,疫情影响下的现实世界中,这几个女性形象、几段女性人生篇章、几组数字,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书写。这些女性在更为真切、更为艰难的现实处境中“乘风破浪”,以一己之力尽情绽放出足以照亮和温暖无数人的生命光辉。比如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她以超拔的坚韧与信念,助推1645名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完成知识对命运的坚实改写。充盈着文学性的华坪女高校训,旷野呼告般振聋发聩:“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在这校训上,凝聚有1645位女性自尊自爱的力量,自立自信的力量,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力量。
再比如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的一则社会新闻:一位56岁女子蓄谋一年逃离家庭。“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婚姻就像从一个隧道进入另一个隧道,昏暗、无声、压抑”,这位阿姨因为再也无法忍受与丈夫的淡漠生活,经过一年谋划一人自驾出游,彻底放飞自我,放情江河湖海。这是一个陌生女子她真实的人生剧集,叫人不由得想起100多年前的那位娜拉,或者莱辛的《十九号房间》。这位娜拉阿姨打算不再是活成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而是作为她自己,作为一个人,真正地“为自己好好活”。这一则真实新闻里的女主,才是真正的“大女主”,跟李沧东的电影《诗》和《密阳》的女主一样,半是阴沉半是光、泥沙俱下的生活现场,混杂着女性自我解放、自我治愈与自我生长 。
还有两个数字,70%和2.8万。是的,没错。据人民网统计,2020年抗疫行动中,全国驰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约70%是女性,达2.8万人。全国抗疫一线,不仅仅有女护士、女医生,还有无数女警察、女社区工作者、口罩生产女工……还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恪尽职守的女劳动者们。在这里,不是想强调女性的奉献、辛劳,只是想再次感知女性在时代中的勇敢担当和自我力量的成长。女性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女性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在无数真实生命场景里,这样的“集美”们,真切地诠释着什么是“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