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文学刊物来讲,2020年都不会是一个好受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年假后我们第一时间复工,把编辑时间前移,尽量保证刊物和之前一样每个单月初准时上市。文学工作者还在正常工作,或许,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点点稳定人心的作用吧。
疫情最严重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身在湖北黄冈老家过年的青年作家马亿,请他写下了春节期间的日记,并于3月刊出。文章展现了普通中国人身上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对日常的记录,在信息杂乱之时,显得如此难得。当然,仅仅文字上的声援是不够的,还要有行动,于是我们启动了“义订”活动,将所得征订款项及捐助款购买了医用外科口罩6000个,定向援赠给了武汉市中心医院。这是热爱文学的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给抗疫出的一份力,其光虽弱,其心赤诚。
“天有际,思无涯”,这是《天涯》的一句宣传语,它决定了我们刊物最大的特质在于思考性以及对时代的参与性。2010年,《天涯》曾邀请过一批青年学者、作家,书写自己21世纪最初10年的经验和感受;2020年,恰逢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们又找到当年那批作者再次回望,刊发了杨庆祥、徐则臣、王十月、马笑泉等撰写的“2010-2019:我和我的十年”回顾小辑。5月,我们策划了“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小辑,韩少功、刘大先、王威廉、泮伟江等作家、学者交出了他们在疫情期间深切的关注和精准的剖析。第6期,我们组织了“直播与数字生活”小辑、“美洲当代小说”选辑、“岛屿写作”小辑等。此外,这一年我们还刊发了《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为读者带去了脱贫攻坚的现场记录;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许宏,以个人经历回顾中国考古学的10年发展;刊发《抗美援朝战争老兵口述》,作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的纪念等。
2020年,感谢作家们用各自不同的声线汇成的震荡的合唱。声量是力量,可安静、沉默地思考,并用一个又一个文字和标点刻录下,同样这也是一种澎湃的力量,一种波平如镜下涌动的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