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油画《良宵》由画家刘宇一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该画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人士及群众代表共庆中秋夜的祥和景象,展现了党和国家蒸蒸日上、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该作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较大影响,至今仍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华民族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
1950年10月3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恰逢中秋佳节。
当晚,中南海怀仁堂张灯结彩,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欢聚一堂。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150多名少数民族代表向毛泽东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献上了哈达、伞、帽子等各式各样的礼物,也献上了各民族人民的无限深情。
献礼大会结束后,一场歌舞晚会盛大开幕。
西南各民族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新疆文工团的演员们相继登台。
雄壮优美的音乐,欢快动人的旋律。一曲来自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舞蹈《圆月》吸引了全场目光。小伙子动作坚定有力、姑娘们舞姿轻盈灵巧,11名演员手拉手、肩并肩,他们在月光下柔美旋转,与夜空里的明月遥相呼应……
7分钟的《圆月》表演,观众如痴如醉。
怀仁堂里洋溢着民族团结奋进、和睦相处的热烈氛围。
舞蹈《圆月》结束时,毛泽东对坐在身边的诗人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
让人作词、主动唱和,这在毛泽东的诗人生涯中是惟一的一次。
毛主席与柳亚子相识几十年,有过多次诗词唱和交往,留下了深厚友谊。面对主席盛情邀请,此情此景,柳亚子也颇为感慨。他沉吟片刻,拿出笔在一张黄色的纸上缓缓写下一首《浣溪沙·呈毛主席》: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
第二天,毛泽东便派人给柳亚子送去名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和词: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如果说,柳亚子之词着眼于当晚的翩跹舞蹈和月圆歌声,表现了祖国安定祥和之盛况,那么,毛泽东的思绪却穿越了历史时空,又一次探寻那天地沧桑的人间正道,喻示了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创繁荣局面的美好前景。
一首词,勾勒了中国百年的近现代史。过去和现在,两相对比,异常鲜明。
1957年1月,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经《诗刊》刊发后,以其婉约豪放并蓄的风格开始在全国流传,脍炙人口。
后来,毛泽东与柳亚子和词的这段佳话,还写入了初中语文教材。
……
今天,当人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时,在二楼大厅会看到一幅长12.26米、高3.5米的巨幅油画《良宵》。
整幅画以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与柳亚子和词的史实为原型。画面中,开国元勋、民主党派代表、爱国人士和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杰出人物,云集在宫灯高挂的中南海庭院,吟诗作画,品茗倾谈,共度良宵佳节,欢庆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和伟大胜利。
当观众在《良宵》前驻足观赏时,不得不感叹其画面之宏大、笔法之细腻、气氛之喜庆,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良宵盛会喜空前”的爱国自豪感。
画面上,远处是北海的白塔,眼前是中南海。夜空中,圆月洁白如玉,犹如天上宫阙。庭院里,宫灯高挂,喜气洋洋,人们或赏月品茗,或吟诗作画。
左侧的一张方桌边,毛泽东抻纸执笔、微笑着望着柳亚子,柳亚子抬手击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伯渠、任弼时、张澜、郭沫若等或坐或立,兴致盎然地在一旁观看。
左侧的一张圆桌旁,邓小平、陈云、刘伯承等与各界人士亲切交谈。居中长椅上,何香凝、宋庆龄、蔡畅等在听一位新疆小姑娘弹奏冬不拉。
左边靠后处,艺术大师齐白石神态安详,低头捻须,与身着戏装的梅兰芳探讨艺事……
场面气势恢弘、构图饱满和谐、色彩华丽典雅、人物生动传神。
这样一幅人物众多、热闹欢愉的巨型油画,成功还原了1950年国庆中秋佳节时,毛泽东与柳亚子“和词”那个喜庆而盛大的场景,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昌明的政治氛围。
《良宵》的主次格局,如同很多世界名画那样,采用黄金分割法,即按照国际惯例1:1.618的比例找出最佳视觉中心点。
全画分为左右两部群像,右边部分以毛泽东为焦点,也是全画的视觉中心(左起到约三分之二处);左边部分以邓小平为焦点,也是左边部分的视觉中心(右边约三分之二处)。这样的第一和第二的视觉中心处理,也符合第一、第二代领袖主从之分的历史事实。
就时空处理而言,右边部分用泛色来表现远距离,毛泽东前留有空间,以突出全画视觉中心的张力;左边部分前排采用暖色来突出近距离。毛泽东和邓小平周围的人物构图较紧,呈凝聚力,向外渐松,有一种有聚有散的连贯性。
就色彩而言,以毛泽东周围人物的深色衣服来反衬毛泽东衣服的质感,造成视觉反差。邓小平着浅色衣服,以背面人物的深色衣服来突出视觉中心的反差。
装饰有龙凤图案的宫灯高悬于毛泽东之上,隐喻了“龙凤呈祥”的“祥”字,祥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点出了“祥和”的立意,亦即“慧眼”。 毛泽东挥笔吟诗的温文尔雅的诗人风采,也与“和谐”与“祥和”的主题相吻合。
“以静写动”,以一瞬间静态的描述来勾起观众对于“动态”的联想,在动态中突显人物的风采,把动感活力形象化了。挥笔吟诗的毛泽东,挟烟倾听的邓小平,品茗对弈,倾谈畅叙,人物各具真实形象的神韵。
明月高照,蓝天碧波。远处的万家灯火在静静的湖面上闪烁着波光,背景是清澄的蓝色调,细腻而热情的笔触令画面在和谐中透出幽静而富于浪漫的情调。对岸星星点点的建筑物和灯火,与画中实景的群像遥遥相对,拓宽了视觉和想象的空间。
……
此外,《良宵》还渗透着“和”的韵律,洋溢着“和”的韵味。
“和”是什么?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也是孔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便是“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
“和”首先是稳定,而后是发展,且是稳健、和谐地发展。
这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是解决一切矛盾的钥匙。
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依靠各民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走了“百年魔怪”,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全党的团结、坚持各族人民大团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如果走向分裂,则必然导致动乱和失败。
画面上,这100多位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老一辈革命家同各族人民打成一片,同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亲切交谈,共商国是,鱼水情深。
画家刘宇一借助这群星灿烂的一代风流,通过画面散发的祥和、平和、温和的气氛,产生一种美感,使人们领略并永远记住了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如此辉煌的一页。
喜庆热闹、祥和安定。可以说,《良宵》是一曲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颂歌。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样的初心与使命,才有了改造中国的波澜壮阔的行动。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心愿,也是油画《良宵》所描绘的喜庆热闹、祥和安定、民族团结的良辰美景。
多年来,画家刘宇一为我们创作了油画《良宵》等一系列大气磅礴、显现中华民族“辉煌美”的宏图佳作。他把崇高的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自觉深入生活,以紧随时代的笔墨,讴歌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我相信,油画《良宵》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良宵盛会喜空前”的爱国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它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良宵盛会喜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