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梁庄”为十余年中国乡村变迁提供了怎样的经验结构和书写范式?作为非虚构写作的代表性文本,又为这种文体形式开辟了哪些可能性? 3月12日,十月青年论坛第十三期“‘梁庄’与‘非虚构’中国——《梁庄十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担任学术主持。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十月》主编陈东捷及何向阳、贺绍俊、卢晖临、徐则臣、石一枫、杨庆祥、刘大先、李云雷、饶翔、丛治辰、张莉、曹霞、岳雯、徐刚、行超等专家学者围绕梁鸿的新作展开深入研讨。
十年前,《中国在梁庄》及其后《出梁庄记》的面世,让作家梁鸿笔下的这个小小村庄,成为非虚构文学研究不可绕过的样本,也引发了社会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关注。十年间,梁鸿不断重返梁庄,将持续的观察汇成新作《梁庄十年》,首发于《十月》杂志2021年第1期,并于近期推出单行本。
李敬泽在会上说,中国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就是乡村问题,“梁庄”的文本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记录了一个村庄的现代命运,还反映了多年间不断变化发展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意识,呈现了我们对乡村、生活、时代和自身的认识是如何生成的,以及这样的认识又是如何转化为历史的。非虚构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说服力,主要还是从“梁庄”开始的。梁庄十年,差不多也是非虚构的十年。梁鸿通过她的写作,把自己变成了像梁庄一样具有标志性的人物,这不仅因为她是批评家、作家,而是在过去十年的写作中,她高度自觉又高度纠结地把自己放到这个时代生活和文学创造的核心性难题之中。邱华栋表示,《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奠定了梁鸿非虚构写作独树一帜的形象和地位,作品的重点是一种结构上的空间感,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呈现空间的广阔与聚焦。《梁庄十年》的发表解决了时间感的问题,在空间的基础上又确立了一个时间轴。
与会者围绕《梁庄十年》的情感结构、精神内核、写作范式等方面各抒己见。大家认为,尽管章节结构仍然借用“房屋”“土地”等社会学主题,但这一次梁鸿的写作方式更“文学”,放弃先在的问题设定和对于深度意义的焦灼企图,从村庄内部翻腾的人事开始叙述。这种小说式的观察方式,为非虚构写作带来了方法论变革。同时,“梁庄”系列除了在文学领域引发讨论,也是很好的社会学研究样本。梁鸿写的是社会学、人类学关心的题材,她的写法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过分概念化的现状,都能起到很好的提醒和启示作用。
梁鸿表示,自己这么多年写梁庄一直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状态之中,她对自己的思想、所写的内容,以及组织方式、人物看法等都非常不确定、不自信,总是在不断地反思。《梁庄十年》这部作品呈现出特别放松的状态,是因为自己与梁庄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梁庄’系列对我而言不是写作上的事,而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我才成了梁鸿。” (教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