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战火中的“青春”与“诗意”

□李有干

日前,我应邀观看了由剧作家陈明先生创作、盐城市淮剧团演出的现代淮剧《为你绽放》。我是搞文学创作的,进剧场看戏的机会不是很多,但对盐淮的现代戏创作,我很关注,并为这个团不断出新戏、出好戏,给人带来惊喜而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地方剧团,每隔三五年就创作演出一台大型淮剧,而且都是现代题材,先后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奖”、文华编剧奖、文华表演奖、文华舞美灯光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创作重点扶持剧目以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剧本奖等多项国家级的奖项,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应该说,这次演出是成功的。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完整、流畅、生动、感人。非常难得的是,作为一部表现盐城新四军华中鲁艺生活的作品,陈明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切入口,因为华中鲁艺从成立到最后改编,只有短短的半年多时间,而北秦庄遭遇战,“华中鲁艺”损失过半,这里包括牺牲的、被捕的和走散的,特别是“九女投河”,在苏北新四军抗战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不可磨灭的一页。据说,盐城写这一题材的舞台剧多达6部,陈明选择这样的题材,有人担心能不能写好,但我心里有底,这个底就是他有生活积累、有文学功底、有眼光和见识,他会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我看过他写的初稿后,更加觉得他非常智慧,没有正面去表达“鲁艺”师生的工作与生活,没有概念化地诉说“鲁艺”在盐城的影响,而从突围的角度切入,表现一群年轻人“以笔代枪,投身抗日”的情怀。他们追求真理的真诚,捍卫信仰的坚贞,感人至深。所有人物的行动,都在突围过程中完成了主题的表达。

我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当年我只有11岁,已经记事了,北秦庄离我的老家不到20华里,亲耳听到了战斗的枪声,从凌晨响到中午,后来又亲眼目睹了那场战斗的悲壮。参加工作后,我又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过几年,听到过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为你绽放》又把我带到了那个特定的年代,勾起我许多儿时的记忆,仿佛见到了当年的新四军一样,既亲切,又陌生。亲切的是剧本所表达的一切让人信服;陌生的是久违之后,对那一代人的重新认识。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对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是很好的启迪,使我看到同样的历史背景、同样的素材,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题旨,唤起读者和观众不一样的共鸣。

《为你绽放》的独到之处在于提炼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内核。突围之前,主人公亚茹申请离队,在突围过程中,揭开了她怀上了烈士的孩子这一秘密。于是,围绕着打胎、保胎、护胎,展开了一系列的冲突、折腾、反转,叙述清晰,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合情合理,我不得不敬佩编剧的胆识。为什么?在当下红色题材扎堆的作品中,大多是让主要人物的动作行为“高大”,而亚茹在全剧中,是让人从不解、甚至误解,到最后的成长和成熟,这个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一个年轻母亲人性的温度,一个坚守信仰的动人形象。亚茹主动不要孩子,一是为了不拖累大家,二是保全烈士的“名节”,这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着她。众人的保胎、护胎,会使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要保住“华中鲁艺”的种子。

我要说的“胆识”是亚茹怀孕,弄不好会被曲解,甚至有人会问,这是我们要刻画的华中鲁艺的英勇形象吗?但我们应该看到,正因为这个故事有着这样的内核,才使亚茹真实而生动,这样的英雄形象才充满人间烟火味,才是鲜活的。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女战士为不掉队而打胎,或生下孩子就送给当地老乡抚养,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与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战士同样伟大,甚至更伟大。正因为这样的表达,使这出戏形象化地聚焦到“不忘初心”的主题上。

我另一个强烈的感觉是,从大幕一拉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凄美的诗意直逼观众,让人热血沸腾,产生一种难以控制的力量。我想,只有华中鲁艺这个载体,才有这样的艺术表达,就是所谓的“聚焦精准”,从文本就能看出剧作家这种艺术追求。战火中的“青春”,战火中的“诗意”,战火中的“女性”,是演出时最打动人心的场面。祠堂夜宿,众女兵的想家合唱以及河边诗词接龙,充分表现了鲁艺师生特有的生活画面,与最后的壮烈牺牲形成震撼人心的“反差”,让观众受到一波接一波的冲击。二阳子和槐花拿药归来,在西塘河边姐弟诀别,既有温暖的诗意,又有悲壮的震撼。亚茹从枫林渡原路返回,把一个女性倔强的性格和坚定的信仰表达得如诗如画。正因为剧作家把青春展示得那么美丽,把女性描绘得那么细腻,才反衬出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凸显出同仇敌忾、保家卫国“铁军精神”的伟大,而华中鲁艺这一篇章,在盐阜大地上将是永恒的绝唱。

我已是91岁的老人,历经沧桑,很难被文艺作品感动,但在观看演出时,不时地眼含泪花。人们常说“好事多磨”,戏剧创作何尝不是如此,陈明为盐城市淮剧团创作的9部大型现代戏,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为你绽放》还有提升的空间,我相信经过编导和演员的共同努力,这个戏会更加完整、更加出彩。

2021-05-31 □李有干 1 1 文艺报 content60028.html 1 战火中的“青春”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