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专家研讨电视剧《大浪淘沙》:

信仰抉择与命运抉择的交织

6月6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大浪淘沙》研讨会在京举行。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剧目,电视剧《大浪淘沙》以当代青年的视角回顾了1919到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式展现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人生选择和命运走向。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此次会议。导演嘉娜·沙哈提作为主创代表介绍了该剧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历程,中共党史专家邵维正、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等专家学者从该剧的艺术创新、叙事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展开探讨。

据导演嘉娜·沙哈提介绍,该剧筹备之初就确定了以人带史的表现方式。在人物众多的情况下,该剧通过引入陈启航等几位当代青年的角色,由他们的视角来回述历史,从而将散点事件进行有效勾连,也使《大浪淘沙》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拥有了更为贴近年轻观众的样貌。与会专家认为,该剧走出过往党史题材创作的舒适区,将13位一大代表集中在一部剧中反映,剧中13位一大代表有的光荣牺牲、有的中途落伍、有的一度迷茫徘徊最终回归、有的背叛离开、有的坚持到底见到最后的胜利。作品通过这些人物命运来表现革命进程的大浪淘沙,使这部作品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和戏剧张力。就表达方式而言,《大浪淘沙》采用双时空叙事,添加了年轻人的视角,跟着“90后”学党史的创新表达,让当代青年的青春与历史的青春有了呼应,它不仅是一种更加吸引年轻观众的手段,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到今天依然生机勃勃的青春基因。

专家谈到,该剧的叙事焦点不再是表现每一个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过程,而是将目光锁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之前的争论、讨论、纷争、决策,以及事件发生之后的经验总结、教训反思。事实上,革命斗争充满曲折、反复,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同样,今后的道路也不是笔直的、没有干扰的。当前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会使我们面临更多挑战与困难,青年人要经得起风浪和挫折。正如鲁迅所言,“但自然,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这句话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 莹)

2021-06-09 专家研讨电视剧《大浪淘沙》: 1 1 文艺报 content60164.html 1 信仰抉择与命运抉择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