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长的小路,肃穆的陵园。2016年年底的一天,我和战友们借在英国进修的机会,走进了位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凭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马克思。
站在墓前,仰望墓碑上巍峨的马克思雕像,回看风起云涌的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史,我不禁热泪盈眶。面对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世界第一位共产党员,我——拥有37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向马克思报告:您的伟大革命理论在中国,由毛泽东主席那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出了一个崭新的红色中国。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正在实现中国的百年复兴大业!
我把激动的热泪洒在了马克思墓前,还为缅怀和铭记那些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常恩多的中共特别党员。
之所以格外铭记常恩多将军,是由于我在前一年,即2015年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我历经二十余年写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打回老家去》。书中的主人公,正是常恩多将军。
我却差点与他擦肩而过……
我,1960年生人,曾任原北京军区38集团军铁流文工团编导,时任武警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作家。
他,生于1895年,卒于1942年,生前任国民革命军第57军111师中将师长,逝世后长眠于山东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我来时,他已去,缘何相遇?——缘在38军。
然而认识他,不是听到有人赞美他,却是因为有人辱骂他、否定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诋毁革命英烈,抹黑革命历史,虚无党史军史国史的歪风邪气在社会上甚嚣尘上。雷锋、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毛岸英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被围剿污蔑。这股浊流也浸入军队,我听到有人诋毁辱骂常恩多将军。对比军史中简单的记述,我了解到,1942年夏,常恩多将军为不使部队落入投降派手中,在生命垂危时率部起义。这支起义部队就是38军114师前身。114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屡建功勋。
常恩多将军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保卫战,1939年春率部进入山东打游击,111师是国民党军政部表彰的仅有的几个“最英勇善战部队”之一。常恩多更是在几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三路大军纷纷投降国民党中央,让开大道,中央军浩浩荡荡开赴西安的危急关头,常恩多将军率111师坚守渭南,下令“宁死勿退”,在十余公里的战场上与桂永清教导大队激战3天,誓死保卫了西安事变的胜利成果,是西安事变中唯一被派上用场,为少帅解忧,粉碎亲日派何应钦“以救蒋名义杀蒋、破坏国共合作”阴谋的劲旅。1939年春,常恩多将军奉命率部进入山东。抗战进入僵持阶段,国民党“降将如潮,降官如毛”。常恩多抱定只有跟着共产党,东北军才能打回老家去的信念,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郭洪涛书记主持、分局统战部郭子化部长考察下,常恩多被批准入党,成为特别党员,直接受郭洪涛书记领导。1940年9月下旬,在掌握了鲁南十七县游击总指挥、57军军长缪澄流叛国投敌的证据之后,常恩多率部发动“九二二锄奸运动”,粉碎了57军投降日军、与日联手进攻围剿八路军的反革命阴谋,遏阻了山东国民党党政军全面伪化,被史学家赞誉为“第二次西安事变”。常恩多将军却因为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赶跑了投降日军的军长缪澄流,被蒋介石斥责为“虽云忠党爱国,难辞犯上误国之咎”,并遭撤免问责。在1942年抗战最艰苦时期,在亲密战友郭维城将军帮助下,在111师和鲁苏战区爱国官兵积极响应下,常恩多将军毅然“抹掉蒋介石的笼头”(常恩多语),于8月3日率部起义,史称“八三起义”。常恩多将军带3000官兵和家属到达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后,于9日溘然逝世,英年46岁。身后无遗产。
常恩多将军牺牲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朱瑞书记悲痛呼喊:“同志,我们来晚了!”
纵览常恩多将军的人生轨迹,遥看抗日战争的腥风血雨,我坚信:唯有鸿篇巨制才能呈现抗日战争中的常恩多将军和国共两党两军的抗战。可要创作这样一部无愧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需要时间和精力。
数年后,114师和我相继调动到了武警部队。在一次会议上,我和114师肖振富政委不期而遇。在38军时,我曾到肖政委团里采访,因此和他十分熟悉。一见面,肖政委就埋怨:“你谁都写,就是不写114师。王作家啊,我希望你写写我们师的来历啊!当年常恩多将军率领官兵起义,我们师的确来之不易啊!”
我感到肩头压上了一副千斤重担,也展开了深深的思考:抗日战争距离我们和我们的后人越来越远,那些年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东北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已是国民党中将师长的常恩多究竟是不是中共特别党员?为什么这样一个拥有“高官厚禄”的人,还要背弃国民政府和老蒋而倾心中共?为什么人已将死,却还要率部起义,把部队交到共产党手中?
在曾任114师师长的翟仲禹(原111师老兵、中共党员,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师长)儿子翟若冬引领下,我于2009年冬,在广州某干休所找到了111师抗战老兵刘祖荫。刘老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他向我讲述了常恩多将军和111师的故事,还把其撰写的《刘祖荫文史集》送给了我。一并送我参考研究的史籍还有很多,大都是他和111师老兵参与撰写、东北军研究学会主持出版的。
史籍虽浩如烟海,但毕竟时移事远。牵肠挂肚了一百回,我“望史生畏”了一百回。回首看,常恩多将军和他的战友们总在不远处迎候着什么,期待着什么。
历经数年艰苦的研究和写作,2013年,我终于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和长篇电视剧剧本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重点作品扶持”。在陈复尘老师大力推荐下,中国书籍出版社王平社长和游翔主任主持下,终于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面世。
《打回老家去》讲述的是一个大潜伏的故事。常恩多将军身陷军统、中统、日军及国民党CC的包围之中,他几次欲回东北拉义勇军抗日,都被我党挽留。他是阻挡投降派进攻我抗日根据地的一道铜墙铁壁。有他和111师在,鲁南八路军就可放手杀鬼子、反围剿。坚守国民党军中率部抗日,是我党交给他的光荣任务,他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光辉的抗战史诗。他是中华民族抗战英雄中璀璨星团里的一颗,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理想信念,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全国抗战后,111师历经周口整编(实为国民党政府缩减东北军),常恩多将军率部奔赴抗日战场,沿200多华里的长江布防,扼守长江北岸。上中学的儿子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而111师家属从河南周口走到四川万县等后方躲避战乱。111师官兵在前线杀敌抗日,家属却在后方受到了国民党中央军及政府的欺压和迫害。111师抗战烈士的遗孀被生活逼迫卖身,为孩子和老人谋一碗米一尺布。这是导致常恩多将军悲愤交加、肺病加重并吐血的根本原因,也是111师官兵家属跟定他起义投奔共产党的原由。
坚持在111师抗战的革命先辈的后代,对于我的书如获至宝、热爱有加。革命先烈常恩多将军的女儿常征在文章《历史格局中的常恩多和111师》中写道:“武警部队和王霞作家站在现实与过往的交汇至高点,深邃回眸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敏锐地感知并抓住这天降精魂,将这部波澜壮阔的史实画卷以《打回老家去》定名,先声夺人般扣动着东北将士及亿万国人的心弦……还要特别感谢武警部队领导的远见卓识,感谢武警部队培养出的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历经波折、永远前行的军旅璀璨英雄花——王霞作家。”
2019年8月3日,我和已经退休的肖振富政委,38军军史办原主任金宝仁,常恩多将军的孙子常景兴和外孙黄岩松,王维平之子王超钢,还有山东当地的领导干部和群众数十人,走进了天齐庙忠烈祠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抬着花篮,向景仰的革命老前辈、中共特别党员、111师老师长常恩多,献上我们的爱戴和告慰!
肖振富政委代表我们向常恩多将军报告:“老师长,老将军!我们大家看您来了!今天是您举义旗,把111师带进人民军队的77周年,也是您老人家完成了这个光荣使命之后离开我们凡人世界的77周年。我们大家前来向您报到,向您汇报!老部队全体官兵,您和您的老战友的后代在此向您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在您的革命精神鼓励下,您领导的部队传承到了我们后人手中,一直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发展壮大,现在仍然是人民军队的一支雄师劲旅。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永远学习您的优秀品德,继承您的革命遗志,弘扬好‘八三’起义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扬光大老前辈的革命精神,为实现我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振兴中华、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坚定正确创作方向,勇于担当历史责任和具备驾驭重大选题的创作能力,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素养。可多年的文学创作实践告诉我,仅仅具备这三点还不够,还要具备顽强的斗争精神,要不屈不挠地与社会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核心价值观的思潮和行为作斗争,守护好、建设好亿万人民可以寄情、可以汲取养料的精神家园,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作家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