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作品

一方水土 一方诗歌

□李代权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诗社社员在《人民日报》《诗刊》《光明日报》《星星诗刊》《工人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南方日报》《中华诗词》等全国报刊以及出版物上发表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同时,还有作品走出国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日报》(菲律宾)、《亚细亚文艺》(韩国)等平台发表诗歌。

广东清远诗社在2020年10月15日至18日主办以“绿色的城 绿色的诗”为主题的“清远首届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笔会”后,与会诗人、作家通过采风等形式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清远生态和风景的优秀诗歌,相继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200多首诗歌和多篇评论文章。以清远诗社社员为主体创作的“我们的节日·诗歌专辑”在相关诗歌刊物发表了数百首(篇)写传统节日(节气)和现代节日的诗歌和评论。

作为“全国十佳诗社”的清远诗社出现了新诗与古诗并重,继承与发展结合的良好局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诗人。清远诗歌创作数量多、质量高,有人说清远诗歌不是写出来的,是长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有地利,得天时,清远诗歌自然会在众多清远优秀诗人的手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清远身处粤北,山多平地少,高山峡谷雄奇险峻,原始森林浩瀚如海,湖泊温泉纯如深闺,千年瑶寨和瑶壮民族风情古朴宜人,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是清远优秀诗歌得以生长的“地利”。

清远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事业,扶持诗歌创作。从2014年开始,清远每年举办一届诗歌节。由清远诗人华海首倡的生态诗歌,成为清远城市外宣的重要品牌,推动清远日渐成为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之城。这是清远优秀诗歌生长的“天时”。

得天时地利的清远诗社在社长曾新友的带领下推波助澜,借助“清远国际诗歌笔会”“清远北江诗歌笔会”等多项诗歌活动的成功举办,打造“人和”,调动起清远诗人的创作激情,把清远诗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天时、地利、人和是清远诗歌生长得天独厚的“土壤”。清远诗歌根植于这片神奇土地,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征。2020年10月,清远诗社成功主办了以“绿色的城,绿色的诗”为主题的“首届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笔会”,下边结合这次笔会的作品谈谈清远诗歌的三大特点:

第一,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首届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笔会”聚焦阳山、连州、连山、连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从陶江、星月湖到天镜山、燕子岩,从贤令山到秦汉古道,从卿罡古村到千年瑶寨,从韩愈纪念馆到刘禹锡纪念馆……诗人们走走停停,观赏、揣摩、思索、构思酝酿,走笔成诗。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陆续有200多首以写清远为主的诗歌在《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南方日报》等众多报刊上发表。唐德亮的《浦芦洲》、华海的《一座山和一首诗》,曾新友的《油岭小鼓舞》、邓维善的《浦芦洲柚子熟了》、林萧的《星月湖》,潘一丹的《云上瑶家》……一首首诗歌寄情清远生态风华,以独具个性特征的表达,深情地抒发了对清远人文景观、自然风物和风土人情的赞颂之情。独具地域特征是这些优秀诗歌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每一首作品都深深地刻印着粤北清远的印记。

清远诗歌的地域特征包含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历史传统,以及与自然连成一体的生活形态、乡土风情。

在清远生态诗歌中,体现乡土风情的诗歌是一块靓丽的品牌。在这方面,诗人唐德亮用1000多首乡土风情诗影响诗界,绘就了一道以粤北瑶族风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亮丽风景线。

例如,在唐德亮的长诗《写给瑶山》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把粤北瑶山浪漫的神话传说与多彩独特的瑶族风情融为一体,写出了一个立体深邃、缤纷多彩的美丽瑶山。大地、风、树、大山这些寄托情怀的独具地域特征的自然万物的风采只属于清远市连山、连南的瑶山。又如,在《浦芦洲》这首写于“首届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笔会”采风活动的生态诗歌中,唐德亮把满目绿意升华为“生态之绿”“生命之绿”,抓住浦芦洲的地域特征,借助芳洲、老树、蜜柚、幽河、白鹭、阳光等意象营造意境,并用灵动的诗句“浦芦洲/抖擞一身绿意/我努力把它提炼成一块绿玛瑙/与生命一起珍藏”,将自然生态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讴歌地域风物。

清远诗人诗意地生活在粤北清远这块生态宜人、独具特色的土地上,他们用浓郁的诗情和出彩的诗句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独具地域性特征的能存放心灵的自然栖居之地。

第二,别具特色的生态写意。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思是我们在关爱生命的同时也要关爱自然,把自然作为我们的生命对象来对待。清远诗人被清远的秀水青山所养育、所陶冶、所磨练,他们把对大自然的钟爱、对绿色生态的向往融入到自己的诗意、自己的血液之中,并用独特的方式来进行生动的表达。诗人华海作为中国生态诗歌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在“首届现代诗歌·古典诗词笔会”采风活动中成为用诗歌书写生态最积极、作品出产数量最多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几个月时间他已在各大报刊发表近20首生态诗歌)。他在《生命的气息与山林连在一起》一诗中写道:

山林的气息

一棵树和另一棵树如何交谈

飞禽走兽昆虫之间如何沟通

对于我而言这始终是个谜

也许可以猜想,它们借助于风传递声音

当风离开的时候呢

事实上只要进入丛林,你就能感受

一种无处不在的气息——

植物和动物们呼吸的气息

生长和腐烂的气息,我甚至觉得

这种气息就是森林唯一的语言

类似于一种精神,而这种气息

是混合的,属于一个生生不息的整体

当我在林中石头上坐下

调匀呼吸,让天地在心中平放

生命中的气息便与山林连在一起

在这首诗中,华海将徜徉燕子岩栈道、连州古道、静福山、笔架山的感受融为一体,巧妙运用比拟手法,把自然当作人必须与之交往对话的生命对象来描绘,进行自然与自然对话、人与自然倾诉的童话般的写意。这既不是托物言志,也不是借景抒情。这是一种把自然物象与人放在同一位置来进行生命对话的生态书写。他的好多诗歌都有这个特点。这种全新的视角构想与创造性的表达已经成为清远生态诗歌的写意特点。

第三,立足清远地域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从小喜爱古诗词的清远诗社社长曾新友,既写古体诗又写现代诗,并用古体诗的韵味节奏来促进现代诗的写作,他笔下的现代诗具有古典诗词的特质。这是他的现代诗让人读罢总是耳目一新的原因。仔细推敲他的现代诗,我们会发现多对偶,善押韵,读起来新鲜、别致、有味,很有古体诗歌的韵味,又有现代诗的自在出新。

例如《油岭小鼓舞》这首生态乡土诗:“大山里的音韵/随山风欢滚/打响的小腰鼓/旋动劳动姿势的舞步/传承千百年的“广场舞”/年年“耍歌堂”/顺带炫耀庄重紧身的传统装束……”诗人依照瑶族小鼓舞的节奏和旋律,调动“欢滚”“打响”“旋动”等节律韵动的动词描绘场面动感,渲染气氛,且一气呵成,读起来既有现代诗歌的自由轻快,又有古体诗词讲究押韵和造像的音律流动、神形兼备的神采,生动活泼地写出了乡土生态的风采、风情。翻开清远诗歌的历史篇章,我们不难发现曾新友的许多现代诗深受刘禹锡、苏轼、黄庭坚等诗人分别在清远不同时期创作的《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碧落洞》《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云涛石》《仲春巡阅西路徭排道中杂咏》等作品的影响。

曾新友有着深厚的古典诗词的功底,在他的现代诗歌之中秉持着古典诗词的特质。他的借鉴与创新影响着一批清远青年诗人的成长。这已成为清远地域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清远市委殷昭举书记在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时旗帜鲜明地表示,清远市将一如既往地以“诗书礼信”弘扬核心价值观。清远市委市政府把“打造诗歌之城”放在“诗书礼信”首位,必将迎来清远地域特征鲜明的诗歌创作的再次腾飞。

2021-06-11 □李代权 1 1 文艺报 content60205.html 1 一方水土 一方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