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便是伟大的建党精神。在近期热播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伟大的建党精神的生动再现。比如从年初便“火”到现在的电视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堪称两部现象级的作品。其中,已被年轻人封为YYDS(“永远的神”)的《觉醒年代》自不待言,观众们早已被“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破防”。单就《山海情》来说,对于我们讨论今天的文艺如何呈现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及新时代文艺如何塑造时代楷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如何依据建党精神真实可信地塑造那些扎根基层的时代楷模形象,确实成了一个稍显棘手的问题。一不留神,文艺创作就会依据惯性思维,照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式一顿操作。然而到了电视剧《山海情》,这里的时代楷模尽管仍然保留了过往作品所具有的坚定的政治觉悟,却也能够让人看到稍许的不同。比如,那个开头在扶贫办工作而后成为闽宁镇领导的张树成,这个首尾呼应的人物,便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楷模。他在基层默默奉献,直至因公殉职,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位有着现实人物原型的文艺形象,恰恰诠释的就是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及的建党精神。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一个人,电视剧也不忘表现他在“大觉悟”中的“小心思”。故事讲到他有机会去党校学习时,并没有掩饰他的激动,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是一辈子难得的机会,也自然意味着仕途的升迁。面对“人往高处走”的机会,渴望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的老张并没有客气,这一点与过去的干部完全不同。当然,我们并不会就此怀疑他的政治觉悟,反而觉得这个人物特别真实可信。所以,我觉得恰恰是人物这样的“小心思”,把这里的时代楷模一下子拉回了人间。
此外,《山海情》还会用人物的“小性格”来掩护他的“大觉悟”。这便要谈到剧中的凌一农教授。这位帮村民种蘑菇的农林专家,连缀的是社会主义文学中技术员下乡的传统。故事中人物形象的高大在于,他不仅帮农民种蘑菇,还帮他们找市场、卖蘑菇,这显然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大觉悟”。然而,该剧的精彩在于,为了不至于让这种“大觉悟”来得过于单调,故事为这位可爱的教授设计了一点“小性格”。尽管剧中的他表现出的是担当使命,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但表面上却要将之归结为好面子的“小性格”。他看上去真的就像是吹牛吹出去了,不好意思食言,宁愿自己贴钱帮群众卖蘑菇。电视剧正是用这种“小性格”做掩护,使人物形象不至于过分拔高。
按此思路,《山海情》里最值得一说的当然是主人公马得福。与张树成、凌一农相似的是,马得福的形象也与习惯意义上的时代楷模又有不同,甚至更加复杂。他当然有政治觉悟,也不乏一些小心思,但也包含着更加明显的功利性。他很清楚自己作为“公家人”,端上“公家饭碗”的不易,因此包括父亲在内的一家人都在积极配合他的工作。电视剧生动地写出了他的成长。于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从出场时的耿直、倔强,到后来逐渐成熟,工作能力显著提升,甚至开始有了一些“智慧”。这里并不纯粹的地方在于,马得福的选择在政治觉悟之外,更多会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这在过往同类人物身上是绝不会出现的。比如他对伴侣的选择。故事最后,他和高书记的女儿结婚了。发生的过程并没有特别交代,但是观众马上可以理解,因为这和人物的行动逻辑能够对上,因为他从一开始似乎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对于马得福的功利性,该剧也常常借助人物之口来批评他,这跟张树成是完全不一样的。张树成因公殉职的时候,连一向自私的李大有都哀叹,这是一个好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电视剧到了后半段,在张树成回到闽宁镇之前,马得福心理层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动摇。这里包括他对一些形象工程的配合,对于挪用工程款的隐忍,更为致命的是对于未来的迷茫,他甚至准备当逃兵,随岳父调去大城市银川。
这一方面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微妙变化。另一方面其实也体现出一种难得的理念:好干部其实是需要培养的,英雄也好,楷模也罢,都是需要不断敲打、锤炼,乃至久经考验的。在马得福消沉、茫然、退却,甚至开始游走在腐败边缘之时,这里有他父亲的敲打。当他无意间将村民指斥为刁民时,父亲的情感教育适时出现,涌泉村作为仁义的村庄的历史也悄然浮现。还有老领导张树成的及时指导和教育,这对于迷茫中的马得福都是极有意义的成长过程。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党的好干部、时代的楷模,并不是一出场就那么成熟,那么坚定的,他们需要培养,需要历练,需要不断成长。正是这样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塑造时代英雄,发扬并践行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系青年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