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凤凰书评

编辑的匠心

□李 黎

当我们把编辑的标准提升到影响一个时代文化生产传播的高度时,匠心就属于这个编辑的内在要求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要求。同时,匠心本身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匠心的体系首先建立在文字、成书和专业三件事物之上。文字不需要多说,就是一般意义的文字功力,多年前流行的《咬文嚼字》杂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大家都想掌握最权威也是最新的文字规范,并且以纠正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文字错误为乐。在最新的某高校中文系主任随手写的怀念文字被公布之后,也有很多编辑出手,即纠正了其中的硬伤,也有典型的矫枉过正式的修改。这种对文字的斟酌就是编辑的职业病,没有这个习惯谈匠心似乎有些根基不牢。

成书似乎是设计师的事,近20年来一些设计界的大咖也借助着各种“最美的书”扬名立万,炫目的半工艺品的图书被展示和珍藏。但更多的书无法也没有必要由大牌设计师操刀,更不需要“过度设计”,对成书的把握还是掌控在图书编辑手上。舒适、得体、流行又超脱、符合预期等等,都是编辑的责任所在。对绝大多数编辑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除了一次次摸索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而摸索的依据则是过眼和经手大量的书——时常看到编辑的办公桌周围堆满了书,除了喜好、珍藏以及不得不放在这里的样书之外,相当一部分是作为参考使用。

至于专业,这原本无需多提,毕竟大部分编辑都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甚至相当的专业成就。但以科研、教学为核心的专业,同以图书为线索的专业存在较大的反差,同“商品”为第一属性的专业就距离更大了(“商品”并不可畏,更多是本专业的大众化普及化)。因此编辑的专业,可以笼统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学科专业,即对学科内容的评判筛选,二是出版专业本身,即一本书怎么走得更远更久,有着浓浓的跨学科色彩。最能体现专业高度的就是出版物、重大项目等等,目前活跃在出版培训领域的多位前辈老师,无一不是有着显赫的作品加持。

由文字功夫、成书能力和专业积淀构成的一个系统,算是编辑的匠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是一部分,甚至在很多时候它不能支撑起一位优秀的编辑,不能支撑起出版工作本身,因为还有更为重要的事物存在。在多年前的一次新书分享会上,与会的几位作家在分享交流中突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在的作家太多了,实在是太多。目睹几位好友、前辈在摇头晃脑地感慨,作为编辑我突然觉得这一切太荒谬了。我很想问,如果作家真的太多该去掉一部分,那你们几位呢?是继续当作家,还是应该被剔除出去?……问题在于,怎么会陷入这个怪异的逻辑呢?作家难道不是多多益善吗?怎么会嫌多?现在的情况难道不是作家太少了吗?写作难道不是人人可以从事的事情吗?作家或者写作本身,还要什么鉴定批判考核和现场比武?

出于友谊和某种畏惧,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憋得难受。最近,我收到一篇书评,开篇一句就是“这是一个文字垃圾流行的年代,但×××的文字是宝贵的……”这句话简直让人勃然大怒,不是因为“但”之后的例子不够有说服力,是前一句话的判断过于武断和粗暴,“但”之后无论放谁的名字都难掩这句话的愚蠢。很想问问这位作者:什么样的年代是一个只有精品文字流行的年代?什么样的年代是一个只有精品文字且没有大肆流行的年代?再进一步,你的文字(仅此篇书评)是垃圾还是精品,是该束之高阁还是让它流行?

这篇文章让我痛苦地想起了此前的那个分享会,似乎只要不是精品就不允许写作,只要写的,就务必使之精品化、纯粹化,其结果就是集中于少数人。按照这个逻辑,全唐诗是不需要的,只需要“唐诗三百首”。而全唐诗之外更多没有被记录整理下来的唐诗,更是不需要的了,那是一个远远超过5万的数字,是一个根基所在,再进一步,唐以前的诗歌需不需要?太多的客观存在被视而不见。

作为编辑,匠心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文化基本规律的认知和坚持,一些简单的道理不能在编辑环节被扭曲和否定。文学出版、教育出版、诗歌等等有着极大的普遍性,说直白一点,它因为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而客观上降低了准入门槛,造成了大批量的非精品的作品,甚至有很多质量低下、内容雷同的作品,如果用经典的标准去衡量确实无从谈起,但这些作品及作者恰恰是当事人见贤思齐的努力,是个人存在与表达的结果,也是普遍存在的情感结晶——这些都是需要编辑加以甄别,但不可以否定和打压的内容。编辑不可以否定个人书写与表达的正当性。以我个人为例,质量一般甚至低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在工作中屡见不鲜,但编辑无权取消、嘲讽和排斥这一表达方式。

或许一部作品质量稀松平常,但寄托了作者半生乃至一生的心血,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直接成为精品图书,编辑的匠心在于尽可能使之独特、精练、真实、感人,让它问世,例如《秋园》一书,如果按照某些作家的标准它可能应该属于“太多了”的范畴。事实上,《秋园》这样的作品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因为职业作家的写作呈现出浓厚的专业色彩,而非职业作者的写作已经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呈现出一种蓬勃的气象。事实上,非专业作者借助其职业知识和深厚情感所写的文字,有些远比专业选手好看和感人。

所以,编辑的匠心既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一种对行业规律和文化发展的无条件支持、鼓舞和呼吁之上。一个只做名家名作的编辑自然是行业翘楚,但真正影响深远的编辑更多是对广大作者予以支持鼓励的编辑家,例如鲁迅一辈人。前者总有人去做,甚至趋之若鹜,后者是更深层次的匠心所在。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咬文嚼字》,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特别风行,甚至形成了一股围绕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的风潮,无数圈外人都热情洋溢地阅读、学习、挑错、辩论乃至考据。这说明了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即编辑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职业,这个行业中最核心的部分都是大众化的,都是免不了被人品头论足的。所以,编辑的匠心,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它必须是开放的,既包括了以往业界强调的“杂家”“终身学习”,更包括新技术背景下一个严峻的现状:人人都可以是编辑,你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看看不计其数的专业的、优秀的新媒体公众号,就知道编辑的广泛性普遍性了。秉持编辑工作的开放性,是新时代编辑行业必须的匠心。

2021-07-28 □李 黎 1 1 文艺报 content60911.html 1 编辑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