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津作协工作的几年里,王松似乎总是“在路上”,风尘仆仆地奔波在天南海北的采访途中,有时候是沙漠边陲,有时候是沿海区域,也有乡村小镇或者是繁华都市。记得一次他外出时受到了严重的病毒感染,一度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与死神擦肩而过;还有一次跟着一个案件的重要当事人出海,晕船到吐出胆汁,对方才向他讲述了关键细节……这样不胜枚举的实例,使王松的小说里生成了一篇篇精彩的故事。在我看来,作家应具备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勤奋,这种勤奋不仅是行为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习惯上的,是对大千世界强烈发现的渴望,是对客观事物独到精微的观察,也是对现实社会无形使命的担当,这些都要靠作家的决心和毅力并持之以恒才能做到。我认为王松就是这样一位勤奋的作家。
王松还是一位有思想的作家,这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思维方式和创作观念中。王松始终对生活保持尊重、严谨的态度并充满了真挚的热爱,在他挂职期间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中可见一斑。对于作家“挂职”,不少人或许会认为不过是走形式而已。但王松却似乎把那个村庄当作自己的归宿,中规中矩地在局里上班,休息日经常回到村里,住到当年插队时的房东家里,跟那家的长子如家人般地生活在一起。这种两点一线式的生活轨迹基本持续了三年,我们在市里反而很少见到他。挂职的头一年,他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0多次,经他辅导、修改的文学作品在报刊公开发表20余篇,当地的文化生活被他搞得风生水起,其他时间就回归“村民”的身份。后来我调离了作协,对于王松究竟体验到了什么,一直不甚了解,因为此前听他讲的多是当年在这个村子里的往事,有些苦涩甚至灰暗,而他对这个村子当下的事情却鲜有提及。所以,对王松如何讲述这里的故事也怀有某种期待。直到我读了《暖夏》,见他把这段挂职经历衍生出了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长篇力作,“恍然大悟”间又生出了几分感慨。
作为作家,王松始终是贴着时代走的,这也是他一贯持有的思维方式和创作观念。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普遍精神,作家只有超脱于自我意识之上,用时代的要求、从时代的目光中去观察和体验,才能捕捉到带有时代特征的素材,写出彰显时代特色的作品。脱贫攻坚是广大人民共同的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要求。所以,《暖夏》的主题定位于写脱贫攻坚故事,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小说所构筑的整体环境,无论是东西金旺村,还是其周边地带,包括邻村、镇政府或是天津城区,从人物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到衣食住行,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时代印记不等于时尚或新潮,而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比如张二迷糊这个人物,是带有传统农耕时代印记的手艺人,从他与女婿兼村长张少山的关系中就能看出,在上门女婿面前,他是自大的,在村长面前他又有些自卑;不得不依托于村长的关系为自己拓宽营销门路,而又无法摆脱多年形成的优越感,端惯了的架子放不下来,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肯放弃,从而构成了一系列生趣盎然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恰恰是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新的时代带来的命运挑战。
王松又是一位会讲故事的作家。我一向喜欢读他的中篇,总会一口气读完。往往是开篇就有悬念,接下来或扑朔迷离,或奇峰突起,而随着他不慌不忙的讲述,谜底渐渐揭开,结局正符合故事的整体逻辑,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也恰好适应一部中篇的体量。而近期读到王松的两部长篇——《烟火》和《暖夏》,阅读的体验与此前大不相同,往往是中断了再接上,每次都还需要重读前面的情节才能连接起记忆。这样反复了几次,我体会到,这是王松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由点及面,娓娓道来,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点,每种行为都有前因后果,这些人和事都是社会背景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这些大大小小的点延伸开来又交集起来,纵横交织,盘根错节,似乎形成了一张密实、不可拆分的大网,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社会层面,真实生动地展示着这个社会的人间万象和勃勃生机。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叙事方法,中篇小说的叙述节奏与之不同,有时候你甚至可以一目十行,跳跃而过,而读这部长篇却不能漏掉一个细节甚至一字一句,因为它们与故事进展彼此关联,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同时又能让你静下心来,疏离感受,细细回味这些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透着时代气息的乡土味道。
与王松相识多年,读他的小说也有很多年,近期读了他的《暖夏》,联想到此前共同经历过的林林总总,对他的认知依然如故——王松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一位有思想的作家,一位会讲故事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