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文学》1979年第3期率先在祖国大陆推出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的《爱国奖券——台湾轶事》,并同期发表大陆学者张葆辛的《聂华苓二三事》,由此拉开大陆学界对台湾文学研究的序幕。迄今为止,台湾文学研究走过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其研究阵容,也从沿海深入内地渐趋遍地开花,由边缘返向中心愈发成为一种显学。而专业研究的队伍,经由老一代学者披荆斩棘的学术拓荒,中年学者艰苦执著的追寻探索,如今令人欣喜地看到新生代学者不断崛起的研究姿态。缕缕不绝的学术薪火传递,昭示着这个学科领域充满希望的明天。
与老一代学者那种拓荒型的研究相比,近年来不断加盟台湾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人,面对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碰撞的社会氛围,享有互联网时代的资讯便捷,拥有学科资源积累与不断发展的优势,具备高学历训练的科研资质和理论自觉;因而,在学术研究出发伊始,相对较少于早年台港澳文学研究者所遭遇的“身份质疑”和现实困扰。他们方向明确,全力以赴,更专注于选定某种研究制高点的学术出击,在更加开放的文化氛围中埋头耕耘,迎来学术丰收。作为“80后”青年学者的李勇,从陈映真个案研究的深度发掘,到海峡两岸文学比较研究的视野拓展,他进入台湾文学领域的路向踪迹与研究成绩,与许多年轻的学界朋友一道,是以新的学术高度,见证了台湾文学研究队伍代际更替、后浪奔涌的发展态势。
选择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作为研究对象,就李勇而言,与其对乡村叙事的长期研究有关,更与他对社会转型问题的敏感有关。以“台湾20世纪70年代前后”和“大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叙事作为切入点,李勇首先锁定现代化演进、社会转型、乡村变迁的特定背景,突出了文学研究的时代性和当下意义。而以两岸为视域,则越出了执于“大陆”抑或“台湾”的单向度考察,更具有学术研究的整合意义。
比较研究视角自始至终的贯穿,特别是对两岸乡村叙事差异性的探讨,是李勇新著的亮点。这种两岸比较,无论是对彼此乡村叙事文学传统的溯源,还是对其创作形态的差异性辨析,全部深入到作家和文本的世界里展开,并将文学比较与海峡两岸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考察相结合,因而具有了开阔的社会认知视野与坚实的文学批评基础。尤其是对贾平凹与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等台湾作家的比较,从其情感的迷惘/忧愤,文学观念的游移/坚守,书写立场的“观念”焦虑/“小人物悲悯”,创作方法的“呈现”/“分析”,以及感性与理性的美学的吊诡,来透视文学背后的精神与人格,极具创造性的学术新见。
李勇新著《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以“呈像的镜子”点题,包含了多重意蕴。不仅仅是乡村变迁真相的呈现和还原,亦有透视与穿越的反省力量。两岸作家的乡村叙事,如同那面照亮时代和生活的文学之镜,它直面两岸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脉动、城乡变迁以及问题症结,在特定的大时代氛围中,为现代化进程中曾经的和正在发生的乡村阵痛与历史动态,为那些世代农民在土地上的留守与出走,那些乡村景象的新变与消逝,留下一幕幕真实的生活映像。而那些或充满乡土依恋的情感投掷,或秉持左翼精神的人文关怀,或坚守现实主义的当下批判,或反观现代化的理性沉思……凡此种种,正是我们当下文坛、作家乃至每个人在转型期社会变迁中感同身受的心理过程。文学则是一面照彻我们自身的心灵之镜。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李勇凭借比较研究的路径,深入到两岸乡村叙事的特定语境,溯源乡村叙事何以在海峡两岸发生,比较两岸乡村叙事形态与艺术面貌的异同,发掘各自的内在精神特质与文学传统底蕴,探究特定背景下造成两岸乡村叙事差异的深层原因,厘清两岸文坛乡村叙事的创作资源与经验教训。因而,这面“呈像的镜子”,更成为以他山之石互为参照、启示和推动两岸乡村叙事发展的艺术借镜。强烈的镜像意识背后,是李勇决心走进社会视野和文学语境,探寻文学如何表现和照亮社会生活的艺术路径及思想力量的学术之旅,是他有心于整合两岸文学资源、在比较视野中呈现中国文学之全景影像的研究意识。其自觉的人文情怀与学术志向,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台湾文学研究“边缘”地带、缺乏在地的相关学术团体与资源支持的河南,李勇的研究方向选择与学术坚守,是于寂寞耕耘中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当然,他还有许多等待开发的学术空间,以及需要拓展的台湾文学视野,这面“呈像的镜子”所折射的,亦是他更丰富、开阔,更具前景和远景的学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