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仁心》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人物涉及祖孙四代,作者站在历史前沿,拉高创作标杆,挖掘时代精神,揭示信仰力量,再现人性光辉,是主题创作中一个打通历史与现实之间逻辑关系的可贵尝试。
主题创作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用平面化的故事图解概念,用概念化的人物经营主题,用貌似深刻的主题瓦解艺术逻辑,或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审美的使命与责任。《百年仁心》的写作实际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和挑战。从已经完成的作品面貌来看,许诺晨显然在努力规避风险,积极面对挑战,探索并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主题写作路径。
这是一部关于初心与信仰的小说,一家三代陆引舟、陆礼国、陆远望及至第四代陆昊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革命与建设的火热年代,坚守初心,一脉相承。这样的小说极容易落入俗套,即红色基因的力量和正能量的传统家风打造了一个革命世家。而《百年仁心》没有简单化和符号化处理这一题材,作者将战争与人性、革命与仁爱进行了成功对接,以人性的善对抗战争的恶,以医者的仁爱去注解信仰的力量,于是,读者在小说中就看到陆家三代人,他们政治属性的身份是革命者、是党员、是军人,而自然属性的身份是懵懂少年、球队陪练、抢险队员,共同的标签是“医生”,由此陆家三代,仁心百年。
陆引舟一出场,是山区一个狩猎野兔的天真少年,作者没有对他进行脸谱化和英雄化的设计,他救下新四军伤员叶震南是出于善良的天性,出于对搜山日本鬼子的本能敌意,出于对从医父母能够救死扶伤的信赖。人物形象的真实生动,是因为小说对文学品质的追随,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最为至关重要的是用人性的立场去把握主题走向,用人文情怀去观照革命的价值。在此前提下,逃难中的陆引舟参军,并成长为军中名医,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契合生活逻辑,也实现了艺术理想。陆引舟是《百年仁心》中塑造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军医陆礼国到江苏女排竞聘当队医,父亲陆引舟给他的唯一忠告就是“趁年轻要多出去闯荡”,陆礼国在学校打过排球,当队医是因为对排球的爱好和追随,他的人生选择在小说中没有崇高的设计,但却在日常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纯粹,他既当队医,还当陪练;既当医生,又当球员保姆;既治疗队员身体伤,又治疗队员心理的伤。陆礼国这一人物形象是在琐碎中见精神,在平凡中见仁爱。在“以人为本”的文学理念下,对人性的纵深开掘,对人文立场的深刻坚持使得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得较为成功。
第三代军医陆远望放弃县医院高薪岗位,坚持冲到了抗洪抢险第一线,为抢救灾民被卷进洪水。作者把陆远望的英雄人格定位于他对军队矢志不渝的忠诚,他不愿离开是因为他认为部队更需要他,他也需要部队给他一个精神的归宿。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壮举,除了军人的使命,还有对受灾难民的恻隐与仁爱之心,正是这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之善,才是照亮“初心”的万丈光芒。《百年仁心》以“仁”为精神视角,以“心”为写作目标,完成了主题创作与艺术逻辑的深度合作,先做“仁人”,而后成“志士”;用“爱心”成全“初心”,以家族伦理隐喻革命历史。
《百年仁心》为我们提供了主题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即时代精神与人性立场有效整合后,文学如何成为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