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时候我想说的话

□周令飞

今天是我的祖父、敬爱的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我来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座谈会,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特别感动,也特别怀念我的祖父。

相对于140年前鲁迅出生的那个时代,今日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鲁迅所说的“第三样时代”,已经超出鲁迅的期望。

在今日中国,鲁迅已经成为一个意义丰富的文化象征。鲁迅和他的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热爱和关注的热点。近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鲁迅,引用鲁迅的话语;互联网上的“鲁迅说”和“我们今天是否需要鲁迅”不断刷屏;鲁迅作品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有14篇之多,仍然是中小学教材中最多的;今年,国家文旅部组织出版的32000多页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即将面世;哲学社科领域关于鲁迅的科研项目不断涌现;以鲁迅作品创作的交响乐、话剧、影视作品相继献演……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一个国家和人民对鲁迅文化和作品的挚爱。

20年来,我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传承鲁迅精神、普及鲁迅文化的工作。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并对祖父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和热爱。同时,我有了一些体会:

鲁迅文化既要研究,更要普及。类比“科普”来说,可以称之为“鲁普”。我们知道,百年来有关鲁迅的专业研究从未间断,且学界不断推陈出新。但普及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尤其在当下显得更为迫切。我以为,普及不仅仅是青少年的课堂功课,也应该是成年人继续学习的人生作业。如今我们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从鲁迅那里找到精神支撑。

普及鲁迅,首先要做到易学易懂,不可装高远、玩深沉、拗造型。我们需要一个可了解、接地气、能触摸、好接近的鲁迅。他的“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韧的坚守”的精神,我们不能忘却。虽然鲁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远,但我们要更好地理解鲁迅文化遗产,读懂他的博大精深。今天,那杆飘扬了近百年的“民族魂”大旗永远屹立在祖国的文化之中。

“鲁普”十分重要,鲁迅文化教育很重要。到2035年,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因此,从学校到社会,要通过多种形式,发动专家学者,一手抓研究,一手抓普及,讲清楚鲁迅和那一大批时代英烈楷模,宣传和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鲁迅文化既要平面阅读,也要立体阅读。文本阅读很重要,但必须承认,如今立体阅读逐渐成为主流。立体阅读是3D的、动态的、充满画面感的、身临其境的,这种方式相较过去,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引领各阶层读者接近真实。20年来,我曾和很多人探讨鲁迅,他们最多的反应是鲁迅的作品不好懂,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熟悉鲁迅的时代,脱离了当时的语境,好懂才怪了。而立体阅读就是要把阅读者带入书中环境,对此要两方着手:一是创设观赏情境,渲染阅读氛围。例如,纪念馆未来的展陈,应当尽可能地使用沉浸式,让参观者开动五官,边体验边阅读,随着参观“进入”鲁迅的成长经历之中。二是运用多维手段,还原立体人生。随着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动画、微电影、绘本、游戏、文创等手段,使得阅读立体化、多样化。过去,我们常关注鲁迅《故乡》中深刻的国民性批判,如今,三味书屋的童趣、长妈妈的深情、罗汉豆的鲜香也应该是我们无比珍贵的感受。如果我们能通过现代媒体把他们一一展示出来,那么这些精彩,就不仅存在鲁迅的记忆里,也同样可以滋养当代人的情感世界。鲁迅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我们要与从事研究工作的机构联手,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调动最新的科技手段,去全面贴切地理解鲁迅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让鲁迅常驻人心。

鲁迅文化既要注重国内普及,更要注重国际传播。我们应意识到,鲁迅思想的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的,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积极拓展与海外的联系,营造与他国对等平视、深入交流的对话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我们近些年就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从2014年起开展“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项目,跨域国界的交流促使更多外国人认识到鲁迅之伟大,我们在8个国家举办了鲁迅“对话”雨果、托尔斯泰、泰戈尔、但丁、夏目漱石、海涅、马克·吐温和萧伯纳的活动。今年我们又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了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除了研究之前的成功案例,还准备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鲁迅是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复兴的先驱,更是世界文明交流的使者。

再一次感谢邀请我参加今天的座谈会,让我有机会把我20年来学到的和悟到的与大家分享。此时此刻,我感到祖父就在我身边。

(作者系鲁迅先生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

2021-09-29 □周令飞 1 1 文艺报 content61844.html 1 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时候我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