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本报艺术部推出2021年十部值得关注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悬崖之上》《扫黑·决战》《柳青》《守岛人》《革命者》《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雄狮少年》《误杀2》(以公映时间排序)

共情赢得观众 主流凸显品格

□赵卫防

2021年度,中国电影在全球显示出了一枝独秀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了诸多亮点。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大影响,但全年总票房达472.58亿元人民币,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1.67亿,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长津湖》还以57.72亿元创下了最高单片票房纪录。同时,年轻一代电影人逐渐崛起,大批“中国电影新力量”成长为中坚力量。在创作层面,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宏大语境使得新主流大片和相关主题电影持续发力,在浓郁的建党百年氛围中,这些影片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深层次情感需求,与中国观众形成更有效的互动和共情,美学表达和传播均实现了一定的飞跃。作为国产电影另一重要支撑的主流商业片也在类型创新的同时,力求实现与观众共情。中等成本影片在数量上依然占据着优势,继续在商业类型与人文思辨中坚守平衡。而具有明显“作者”品格的艺术片也不再一味进行小众表达,试图在作者表达的同时对大众接收效果进行考量。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语境下,2021年中国电影中的新主流大片创作登上新高峰,出现了《悬崖之上》《1921》《长津湖》等多部力作,这些影片延续和拓展了对主流价值观的深度书写,并显现出了较强的类型创新意识。在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层面,这些影片更加趋于个体关注,进而凸显以人为本的当代价值理念,进一步提升思辨价值并和观众建立起情感链接。如《长津湖》展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情怀和精神,片中重点对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以及梅生、雷公、余从戎鲜活个体的生命和情感状态予以关注,从而激发观众产生共情。《悬崖之上》亦是在高尚信仰的主题表达中注重对生命个体情感状态的关注。如潜伏任务的指挥者张宪臣本已脱离危险,但为了看多年未见的儿子一眼重入险境。影片对个体情感状态的关注,成为其获得共情与人文思辨的重要路径。新主流大片还以对中国性的表达,来体现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如表现救援主题的现实题材影片《中国医生》《峰爆》等,以“国家整体对个体救援”以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等理念表达,体现了“民本、民贵”的中国传统思想,诠释了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救援的核心。同时,影片以平凡英雄的塑造,展示出了一种以集体之力化解难题的大国智慧与风范。此外,2021年的新主流大片,在类型表现上也颇有创新之处,其中能够展现叙事智慧的悬疑类型最为凸显。如《悬崖之上》《铁道英雄》等以悬疑为主要类型的新主流大片,受到诸多经典悬疑片的启发,偏重于以雪景来营造悬疑类型,完成了类型表现的创新。

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影片创作,也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中显示出别样的亮色。与新主流大片相比,这些影片没有凸显的类型书写,制作层面也不是重工业模式,但都没有陷入概念化和平面化的窠臼,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颇多匠心思考,如《柳青》《守岛人》《革命者》《我的父亲焦裕禄》《何叔衡》等,都深入关注人物个体的生命和情感状态,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这些非凡人物真实而动人的心灵视像。表现革命先驱李大钊的《革命者》将艺术电影的创作范式与革命英雄人物、重大建党主题做了较好对接,以独特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个性对建党者李大钊进行了全新书写,获得了较大艺术成功。《守岛人》取材于“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真实故事,以严酷的真实性表现出了普通奉献者的“奉献日常”,正是这种“日常”积累起了磅礴的感人力量,与当下观众达成共情。还原作家柳青创作艰苦历程的电影《柳青》,生动展现了作家同人民、同土地之间的深情厚谊,揭示了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高峰之作的真谛,这对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如何反映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电影,也力图以新的视点来展现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风貌。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红船》《三湾改编》等亦以不同人物视点、不同角度再现建党和缔造人民军队的历史风云。现实题材影片则紧扣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新时代主基调。《扫黑·决战》是首部表现扫黑除恶主题的电影,影片借助悬疑类型营造出了基层黑恶势力的真实复杂生态以及当前扫黑工作的现实状况,从而让观众产生强烈共情。《千顷澄碧的时代》立足于新时代兰考县脱贫现实,对中国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有着体系化的展现。影片通过小人物、小家庭展现了当下中国所经历的大时代、大情怀,对脱贫攻坚题材进行了创新性书写。

作为国产电影的重要方阵,2021年的主流商业片创作也呈现出了多元化面貌。这些影片之所以获得成功,除其影像本体的视听冲击外,更依托其厚重的文学基础,剧作功底扎实,为流畅叙事提供了保障。如《拆弹专家2》中的剧情激烈反转,《怒火·重案》中对正反角色人物性格和状态的准确刻画,《你好,李焕英》中的温暖情怀展现等都是叙事成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这些影片的主题表达也显得充盈丰满。与之相反,有些大制作的商业片尽管在影像本体层面营造得较为成功,但叙事孱弱、意义苍白,因不能满足观众的基本叙事需求而未达预期。在叙事成功之外,类型创新亦是这类大制作主流商业片取得成功的另一关键。如在《唐人街探案3》中实现了“悬疑+喜剧”复合类型的升级。影片在表现秦风等人推理闯关时,他们面对的不再仅是像前两部那样的简单“密室”案件,而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神秘组织,这其中不再只有扑朔迷离的线索,而是存在着若隐若现的敌人,上两部中的智力对决在此变成了正邪世界的对立,从而实现了类型的升级换代。在《拆弹专家2》《怒火·重案》《反贪风暴5》等影片中类型元素的使用也不再单一,而是将动作、枪战、悬疑等类型元素融为一体。

2021年中等成本商业片凸显人文思辨。如《误杀2》《扬名立万》《门锁》《秘密访客》等影片选择以张力丰富的悬疑作为主类型,虽然这些影片的艺术质量参差不齐,但都在人文价值的提升方面做出有力尝试。其中《误杀2》延续了父亲拯救孩子的亲情主题。影片开始便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劫持案,但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和电影中围观群众对案情的既有认知却一次次被推翻重来,直到结尾处的最后反转,观众才知晓了最后的真相,而最终的反转又使得父亲拯救儿子这一主题得以再次升华,从而使该片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达到了新高度。引起较高关注度的《扬名立万》则始于各方电影人为找到共同价值而举办的一次电影剧本讨论会,在看似乏味的讨论和相对封闭的场景中,人物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人物和故事的关系设置不断反转,黑色幽默又赋予了这种反转以别样趣味。影片最终的正义和温柔,使其突破了表面的类型书写而获得更强烈的共情意识。

2021年,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达30部,出现了《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白蛇2:青蛇劫起》《雄狮少年》《天书奇谭4K纪念版》等质量上乘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影片沿袭了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统创作路径,对中国传统IP进行现代对接,并贯彻以幻想为核心美学策略,但也应当看到部分影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因炫技而忽视叙事逻辑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雄狮少年》能够另辟蹊径,以现实题材为依托,表达了当下草根一族为实现理想而踏实奋斗的励志主题。影片致力于现实温情的营造,远离了暴力美学和怪力乱神。影片在动漫营造层面发挥了“南派舞狮”的动作优势,片中每一场舞狮戏的设计都不重复,包含了起势、奋起、施礼、惊跃等各种动作,并集武术、舞蹈、音乐于一身;同时细致处理光线效果,增强动漫感染力,为国漫的新发展拓展了美学航道。

2021年的中国电影中,还有两个重要组成,便是偏重于情感表现的文艺片和致力于追求“作者”品格的艺术片。文艺片中,有些影片以独特的艺术路径赢得了话题度和共情感,取得了不凡口碑与票房。《爱情神话》借用爱情喜剧的类型和沪上文化的展现,旨在表现具有个性意义的不同女性,并探讨了中年人的爱情,这类爱情混搭着文艺小资又笼罩着市井烟火,两性关系远离了轰轰烈烈但又不失平淡,呈现出一种高级的、有格调的、微妙而有趣的关系。影片所展现的爱情观并非自私与偏狭,而是一种开阔包容、克制平等的爱情观。在这些文艺片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美学指向:以亲情为主题的影片占据了相当数量。据统计,该年度国产电影中共有14部表现“中国式亲情”的作品。其中《我的姐姐》《关于我妈的一切》等影片彰显了家庭中女性的力量,描写了当代女性的爱与付出;《了不起的老爸》描述了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戏曲电影在2021年的表现同样值得品评。该年度产生了京剧、粤剧、越剧、评剧、秦腔、花鼓戏等多个剧种的戏曲电影,其中粤剧电影创作尤为凸显,出现了《白蛇传·情》《南粤宫词》等佳作。其中《白蛇传·情》在虚实之间做出了较好平衡,影片利用电影特效技术努力做出宋代场景,在人物服装等方面追求时尚与意境、真实的结合,在动作设计层面,一方面表现出了实打的激烈和刚劲,另一方面又通过舞蹈式的打斗,追求“虚”的效果。如此刚柔并济,较好实现了动作场面的虚实结合。

今年,彰显创作个性、表达深刻意念、追求独特风格的艺术片创作如《乌海》《野马分鬃》《兰心大剧院》《又见奈良》等,也有较为抢眼的表现。与往年相比,这些艺术片在坚守艺术个性的同时更考虑与观众的贴合,比如不排斥类型外壳、借用戏剧性叙事等等,因而能够进一步和观众达成共情。如表现一对年轻夫妻在短时间内经历了诸多情感起伏和灾难事件的《乌海》,遵循艺术电影的表达方式,以人物情绪的表达和变化为主线。全片主要遵循着丈夫对妻子的情绪变化而非线性情节发展逻辑来推进剧情。因此影片使用的是情绪表达这一艺术片中的惯常语法,但又能够和观众建立其沟通的戏剧性叙事,取得了较好效果。

2021年的中国电影,呈现出诸多飞跃,但仍处于转型发展之中,面临着提质增效的诉求,距离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电影强国的要求还有努力的空间,有“高原”缺“高峰”等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这一年,国家电影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中国电影人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

2022-01-12 □赵卫防 本报艺术部推出2021年十部值得关注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悬崖之上》《扫黑·决战》《柳青》《守岛人》《革命者》《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雄狮少年》《误杀2》(以公映时间排序) 1 1 文艺报 content63268.html 1 共情赢得观众 主流凸显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