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凤凰书评

学术出版的快与慢

□陈 彪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一家专业的学术出版社,回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个人觉得它发展得不快也不慢。说不快,是因为它至今以学术出版为主业,专而精的宗旨没什么变化,说不慢,是因为其出版规模近十几年也翻了几番。特别是在社长赵剑英的领导下,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快慢节奏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历程可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赵剑英著的《思想的表达与传播——学术出版的本质及其实践》得以诠释。赵剑英社长把学术出版的初心和使命定义为“传文明薪火,发时代先声,以及做优秀思想的耕耘者、集聚者和传播者”,这也是他作为掌门人对社科出版社近十几年来实践的总结。

人们总觉得谈发展,快就是好的,慢似乎要被鞭打,其实只有掌握好快慢节奏才是对的。社科出版社以学术出版为基业,长久以来特色鲜明,不管是在出版业求量之扩大的急速发展时期,还是在如今慢下来求质的提升的阶段,我们表现得快慢有度。这首先表现在编辑队伍的配置和主业分工上,适应了快慢的需要。社科出版社的编辑队伍大致有两部分,一支常规大军,那就是各专业出版中心,另一支是快速反应部队,号称“重大项目出版中心”。相对而言,总体上前者侧重各学科学术成果的出版,出书节奏慢些,后者侧重主题图书、智库图书等,出书要求较快。像“剑桥中国史”系列、“剑桥世界史”系列、“剑桥哲学史”系列、“剑桥基督教史”系列,“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20册),《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9卷)等都是由常规军多年经营慢慢积累的学术精品书,而像《改革开放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12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书系”、“国家智库报告系列”等则是由快速反应部队从策划、组织到出版,集合众力精心打造的主题图书,总体说,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一个靓丽的学术精品阵营。

社科出版社以学术出版为主业,但也面临国内出版界同行的挑战。因为学术出版现已成为综合性出版社及大学出版社的重要板块、必争之地,而且还有同样以学术出版为基业的专业出版社同行的竞争。如果慢了,就抢不到好的选题,但如果快了,又面临质量的压力。竞争靠的是品牌、效率和编辑功夫,出版周期的把控,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出版质量,最后的话语权在作者和市场。如一本单册图书,快有3个月内赶出的作品,慢有超过一年以上出版周期或更长的,有的是一个编辑从头至尾的精耕细作,有的则是一个团队的日夜奋战,不论快慢,都坚持三审三校层层把关,这样做的后盾则是我们除了有专业齐全的编辑队伍外,还有30多人的校对和质检队伍。近些年我们每年出版新书超1800种,正代表了社科人的出版速度,既基本满足了作者要求的“快”,也坚持了出版社环节和质量保证的“慢”。

社科出版社没有教材教辅图书,过去党政类、主题类图书也很少。近十年来出版社主题图书板块迅速成长起来。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出版事业的需要,也是出版业发展的一大机遇,对社科出版社来说,更是一次扩大出版阵地、丰富出版品牌、扩大品牌和学术影响力的绝好机会。主题图书板块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其学术性和学术品质。“理解中国”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新大众哲学》《马克思思想年编》都属于这一快速出版、快速成长的主题板块,其中不仅培育出获奖重点书,如《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12册)》荣获政府奖图书提名奖,而且在大部分图书长销外,还打造出一本超级畅销书《改革开放简史》(发行700万册)。其中的多个系列还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在国外出版,正代表了社长制定的“五化”战略(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大众化)的实施并取得丰硕成果。所以慢有慢的道理,快也有快的好处。

学术出版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活动,人文和社科学术研究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交流、积累,而出版是记录、传播和交流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学术出版在中国有其特殊的使命,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在中国从事学术出版有着多重使命,它的光荣之处不仅在可以为中国的这一建设服务,还在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为整个人类的文化积累做贡献。但要做好这项事业,就要选择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出版更多的学术研究精品。

什么是学术精品呢?过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是说有价值的学术作品要经过长久思考、长久积累,才经得起历史检验,才可能有创造性发现。现在时代和技术发展了,学术活动和知识生产的方式已有很大的变革,一个项目三五年比较常见,也有更短的。虽然说学术成果的质量并不一定与研究所花的时间成正比,但学术活动仍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思想智慧的结晶一定是广泛交流和长期积累而成的。所以学术成果炼成的快与慢,也是我们从事出版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些时间长而慢的作品,需要编辑长时间的跟踪,而一些作者多、时间短而快的作品需要编辑付出更强的编辑功夫;是否是精品,则考的是编辑的眼光,能否打磨出精品,则需要编辑与作者的良好沟通和共同努力。精品多是较慢的,不能求太快。例如,我社出版的获政府图书奖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就是国内外20多位专业学者8年奋战而成,而像去年出版的《白居易资料新编》(10册)、《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殷墟甲骨学大辞典》以及正在分批陆续推出的《今注本二十四史》都是学者们长期思考、长期积累而成,有的是众人几十年的劳动成果。这类作品在出版时,虽然总是在“赶进度”,但其实也应是放慢的,因为精品需要精加工。所谓慢工出细活,用在出版上,还是有道理的。

以上说了那么多快与慢,其实不是经验,是经历;也不是教导,更多的是教训。快与慢的问题更代表着一种思考,学术出版是要快还是要慢?如何快?怎么慢?实话说,今天从事学术出版,出版社从领导到编辑有太多的压力,有太多的挑战。如果不快可能就失去了先机,如果太快可能过后留不下什么;如果慢了,可能对个人来说完不成任务、对集体来说落后于市场。现实似乎是大家都在追求“多快好省”:学者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出最多、最好的成果,出版社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出版更多的图书、出更多的精品,而且最好销售多、成本省、利润高,这都容易理解。但学术出版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多快”未必能“好省”,学术出版是文化积累的一部分,而文化积累恰似一条长河,流速快未必能沉积下什么,急流的浪花虽然壮阔炫目,浪花过后仍然是逝水。我们从事学术出版,当然要关注浪花,但更应关注水下的沉积。急流令人兴奋,缓流才能留下东西。在一个以“快”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慢”的价值?学术研究者和学术出版者可能都需要反思这个问题。

或者说,思维要快,选择要慢;该快要快,该慢要慢。毕竟社会发展是“快”的,相对而言,文化积累是“慢”的。学术出版或许当像绅士一样,节奏举止从容一些?

(作者系社科出版社副总编辑)

2022-01-19 □陈 彪 1 1 文艺报 content63366.html 1 学术出版的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