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凤凰书评

用自然的力量,书写最真实的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 □杨欣露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书稿内页(动物)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书稿内页(植物)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内的第一批国家公园。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走向了建设阶段。作为首批建设的国家公园,从省级自然保护区到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正式设立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拥有与其他国家公园相比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沉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人们对走进三江源充满了热情与期待。如何让身在下游的公众消除对这座遥远的国家公园的距离感?如何让前往三江源的游客更好地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如何让当地的生态管护员、牧民与志愿者,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投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中?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恰逢其时,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许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图书,《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开展的科学调查与研究为基础,精选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常见的、特有的、有代表性的700多种野生动植物,用1000多张精美图片和通俗的科学语言介绍这些物种的特征,充分展示这片神奇而壮阔的土地上的缤纷生命,为访客深入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生动参考。

一块生机勃勃的国家宝藏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南部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为青海省乃至整个中下游地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战略地位,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像三江源一样,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既养育了中华儿女,也滋养着周边国家的文明,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可以说,三江源是青海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以三江源为代表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从全球范围上看,国家公园已有130多年历史,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在我国指的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践探索的序幕。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空间上,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的完整区域,总面积19.07万平方千米,约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48.3%。作为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孕育了山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种植被型。据《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记录,截至2019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总计记录种子植物50科232属832种、哺乳动物8目19科62种、鸟类18目45科196种、爬行类和两栖类3目10科14种、鱼类3目5科44种。从草地到高山,由河谷至湖泊,不同的植物与动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交错镶嵌在三江源海拔4000米高的地表之上。

一群身体力行的自然守护者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教授曾指出,国家公园既是每一个人的国家公园,也是每一代中国人的国家公园,兼具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作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自然遗产,国家公园更具有深层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教育美育功能。让每一位公民在国家公园中感悟丰富灿烂的山水文化,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继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重塑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每一位关心国家公园的人心中最朴素的愿望。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的引言部分,我们能够感受到编著者对保护这片土地最真切的呼唤:“在万物互联的当下,三江源的保护同样有赖于企业和公众的参与,而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对于久居城市的现代人而言,抽象的数据不过是冷冰冰的资料,就像是博物馆中古老的标本一样,难以让身在下游的人们真正体验到这片国家级“最美后花园”的魅力,欣赏与保护更是无从谈起。

翻开这本《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1000多张鲜活的野生动植物图片,为读者充分展现了充满生机的三江源。在这片土地上,艳丽的绿绒蒿在流石滩的映衬下,如同高原上的舞女轻盈地在风中摆动着裙裾;威猛的雪豹带着“雪山之王”的强大气势,静默地隐藏在岩石中寻觅它的猎物;湛蓝的天空中,金雕舒展双翅,自由翱翔……一幅充满活力的生态画卷跃然纸上,尽情地描绘着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幸运的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不仅有奇花异草、珍禽猛兽,更有一群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人,用最科学的手段守护着这块有生命的国家宝藏。这些来自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本土知名的自然保护民间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团队,自2005年起就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保护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图片资料和案例。从雪豹、棕熊、狼、水獭、鼠兔到草地生态系统,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团队开展了十余年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慢慢勾勒出了三江源的模样。

这些科学调查与研究构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最坚实的基础,广泛的公众参与则极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内涵。保护生物学专家、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在本书的序言中介绍,目前在三江源,有500多名牧民监测员长期参与监测当地的野生动物,这种创新的科学监测机制与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岗位“一户一岗”政策相结合,有效而持续地记录着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为科学研究与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了可贵的数据和依据。在本书中,豹、水獭、黄喉貂、水鹿等物种在三江源的新记录,正是得益于三江源长期的社区监测体系。此外,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等机构,以及许许多多长期投身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生态管护员与志愿者,无不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当中,同样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记录资料。

一本实用的生态教育手册

与此同时,生态管护员参与物种调查、管理红外相机、做盗猎巡护,牧民开展特许经营和自然教育,同样需要一本全面涵盖当地标志性物种的培训材料。《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的出版正是回应了国家公园开展政策宣讲和专题培训、牧民参与生态管护和特许经营的迫切需要,为当地居民转产转业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为社区今后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

一本出色的自然图鉴,不仅仅是停留在读者书架上的展示品,更应在实地发挥效果,才算真正实现其价值。无论是内容统筹、体系编排还是装帧设计,《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真正做到了切实从阅读和使用需求出发,字里行间体现了对使用者的尊重,足以成为今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态教育手册。

从内容统筹来看,《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具有极高的独创性。与鸟类图鉴、植物图鉴等常规图鉴往往只关注单一类型物种不同,本书包含了哺乳动物、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植物等众多不同的物种类型,并在附录中收入了三江源鱼类名录。这700多个物种均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精心筛选,既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常见的、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物种,也包括分布在周边地区的一些物种。之所以扩大区域范围,是因为周边物种在未来也很可能扩散、迁徙至国家公园境内。在以往的同类出版物中,一些物种受限于当时的影像资料,图片缺失或质量较低,无法直观展示物种的识别特征,在牧区和社会公众中间的推广难度较大。得益于前期大量的图片积累,本书中的图片较好地避免了这些问题。书中还加入了自然观察行为规范和安全常识等内容,能够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有益的引导。如果读者有兴趣了解更多物种相关情况,也可以依据这本书的参考文献继续深入钻研,其中不只有《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等动植物学界权威的参考书,也有新近的科学研究成果与保护名录,比如2020年出版的专著《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田野研究》,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这些最新、最权威的资料能够很好地满足生态环境、林业、公安等系统的工作人员及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科研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在体系编排上,《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精练缜密,条目设置详略有致,系统清晰。在本书中,每个物种用约250字简明扼要地介绍其基础信息,用1-4张照片展示其外观和辨识特征。例如动物部分的文字会描述物种的生境、生活史、食性、习性等,照片则展示雌与雄、冬毛与夏毛、繁殖羽与非繁殖羽、成体与亚成体的区别,甚至还有雪豹、棕熊、狼等食肉动物的足迹;植物部分除了基本的植株照片,也尽量展示花、果、叶等细部的特征。书中的文字介绍部分收录了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成果,特别是一些代表性物种在三江源的生活和分布情况,如“黄喉貂:在三江源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山地森林当中”“金钱豹:是三江源少数几种会直接攻击人类的野生动物之一”等。在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帮助下,本书中几乎所有物种均标注了藏文名字,一些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物种还补充了藏族本土知识,不仅方便外来游客知晓藏区文化,也为藏族百姓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本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便利,体现出地方性野外自然图鉴的较高价值。

作为一本野外工具书,《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的装帧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在全彩印刷的基础上,做到了色彩真实、轻巧便携、结实耐翻。全书近600页,却不到700克,仅相当于一部平板电脑的重量,不会给野外出行带来太大的负担。结实而轻薄的80克哑粉铜版纸避免了在大风中可能出现的损坏,也防止了阳光直射、书页反光导致的图片模糊。本书还专门配套了不易粘连的塑料书皮,能够承受野外环境和使用强度的考验,让前往三江源国家公园参与自然教育和自然游憩的普通读者,即使从未使用过图鉴,也能在本书的帮助下准确地识别出眼前的花草鸟兽,收获自然观察、物种鉴定的乐趣。

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的出版,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自然爱好者和公民科学家的行列。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公园的设立,公众会越来越了解这些生机勃勃的国家宝藏,投身自然守护者的行列,进而推动更多的国家公园自然图鉴诞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帮助。

2022-01-19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 □杨欣露 1 1 文艺报 content63373.html 1 用自然的力量,书写最真实的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