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值 得 铭 记

——静言《平原深处》序 □刘庆邦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无法积累起雄厚的资本。王朝中央和地方政权的财政支出,主要靠农业的税赋承担。衣袖褴褛的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差不多都被官家收走了,他们祖祖辈辈过的都是忍饥挨饿的日子。对于这种悲惨的景况,不仅史料多有记载,一些诗歌也有生动的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里所写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李绅的《悯农》里所写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无疑就是广大种田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农民在地球表面种出的庄稼养育了人类。从这个根本意义上说,农民才是全人类最原始的、真正的衣食父母。可是,他们虽然为人类提供了衣食,做“父母”的却往往是“种田的,吃米糠;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当爹娘的卖儿郎”。这样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生态群体,难道他们天生就是被榨取的对象吗?难道他们天生就该受穷吗?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呢?他们有没有摆脱贫困的希望呢?好了,曙光初照,彩霞满天,到了本世纪的2006年,开天辟地第一回,国家宣布中国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从此结束了“完银子,交公粮”的历史。紧接着,几年之后,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农民种田所收不仅统统属于自己,国家又开始给种田户发放种田补贴,谁家种的田地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也就是说,变化翻天覆地,完全反过来了,种田不但不再交粮交钱,只要种田就得钱。这样的好事都好到天上去了,让人做一万个梦都想不到。好事该好到头了吧?没有比这更好的好事了吧?不,芝麻开花有尽头,人世间的好事没有尽头,更大的好事还在后头呢!这个好事的目标,就是全民摆脱贫困,一起奔上小康之路。脱贫攻坚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前所未有的史诗性工程,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非常值得铭记并载入史册。

静言的这部关于脱贫攻坚的纪实作品《平原深处》,就是作者作为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工作队员参与脱贫攻坚过程的真实记录、心灵感受和重要收获。

历史浩繁,许多历史记载常常是粗线条的,哪怕是重大历史事件,也常常是一两句话点到为止。而文学作品的细节化内容,正好可以为史书作一些不算多余的、有效的补充。静言的这部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细节丰富,时代细节、环境细节、人物形象细节、对话细节、心理细节等等,可以说俯拾皆是。比如作者所负责帮扶的贫困户老辛家,几年来的连续帮扶使作者对老辛家的脱贫情况了如指掌,积累了大量细节性的素材。比如有一年,大蒜价格高、卖得好,有经销商找到老辛,让老辛种大蒜,种出的大蒜全部由商家包销。第二年,老辛所种的大片大蒜成熟后,价格却低得出奇。经销商见无利可图便跑掉了,再也联系不上。阴雨连绵,眼看成熟的大蒜沤在地里没有出路,马上又要收麦,可把老辛急坏了。这时扶贫工作队知道了情况,他们紧急动员起来,所有队员都冒雨去帮老辛家收蒜。蒜是收回来了,可销路仍是问题。工作队想出的办法是,帮助老辛把新蒜分袋包装,用三轮车拉到县城相关的机关单位门口,写块“爱心蒜”的牌子作为招徕,看看机关干部能不能买一些。事关脱贫攻坚,不但机关干部纷纷伸出援手,连过路的行人也积极购买,一车大蒜一上午就卖完了。老辛数了一下,一共卖了四千多块钱,大大超出自己的估算。老辛数钱的手一直在抖,眼含泪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年秋天,老辛种的花生成熟时,又赶上了连阴天,再次遇到收不及、卖不出的难题。还是包括静言在内的好几个扶贫队员,帮老辛把花生从泥地里扒了出来、清洗干净,并想方设法卖了出去。

静言所在的县是河南沈丘县,近几年来,全县上上下下的所有干部,几乎都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中。其实,干部家庭虽说不是贫困户,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有的干部家庭负担还相当重。但是,他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帮助一些贫困户脱贫,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必须克服困难、做出牺牲。而且越是在下大雨、下大雪的恶劣天气,为了保证贫困户和一些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必须及时出现在老百姓面前,为弱者撑好“保护伞”。在节假日,他们本应该和家人团聚,却要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走村串户,到帮扶对象家中坐下来拉家常,亲切慰问。按古人的说法,他们这样做是“致用”,也叫“事功”。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他们的“致用”和“事功”都是必要的,他们脚踏实地、尽心竭力地把事情做好了,我国的脱贫攻坚大业才会功成。相比“事功”,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把“事功”的过程记述下来,被说成是“用情”。不错,任何文学作品的形成必须有情感的参与,没有一定的情感含量,就谈不上是文学作品。静言的这部作品在写作过程中倾注了不少真挚的感情,不少章节让人读来怦然心动。

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事功”者总是多,而“用情”者总是少。“事功”者不管做了多少事、立了多少功,如果不记录下来、写进书中,有可能很快就会被流逝的时间消化掉,变得不可寻觅。好在有心的静言既“事功”又“用情”,以“攻坚”的精神写下这样一部“脱贫”的作品。若干年后再读这部作品,它不仅对作者和读者有意义,对社会和历史也有意义。

2022-04-11 ——静言《平原深处》序 □刘庆邦 1 1 文艺报 content64345.html 1 值 得 铭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