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周默先生新著《木鉴: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鉴赏》(后文简称《木鉴》)登榜2022年月度中国好书,心里十分高兴。《木鉴》一书,将我国传统木材特征、分类及应用包揽无遗。书中也涉及了近年时兴的木材。
中国的古典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典家具不仅具有在生活、工作或社会实践中供人们坐、卧或支承与贮存物品的功能,而且传承和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国古典家具的形制与用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典家具大多与哲匠、文人密切相关。不同的人用什么木材、制作什么样的家具,是颇有讲究的。他们对于木材的选择十分苛刻,除了必须要考虑的木材之树种、产地、比重、纹理、颜色、香气、味道、手感、光泽、油性外,还要与个人的偏好、学养、审美、环境以及社会风俗与时尚有关。
周默先生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的专家,他更关注古典家具与木材及树种的联系。家具是木材做的,木材是通过从不同地域生长的树木采伐得来的。为了搞清楚木材的来龙去脉及特性、应用,周默先生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曾到过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也曾到过非洲、美洲的一些地区。他深入深山老林、村庄农舍、田间地头,采访了数百位学者以及农民、医生、林业工人及木材商人、木工工匠,积累了近千万字的考察、采访资料和近万幅野外拍摄的图片。
为了搞清楚木材的文化内涵,周默先生还走遍了国内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与木材和家具有关的博物馆;造访了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以及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地的与木材、家具有关的展示馆,收藏馆;参观了与木材和家具有关的园林、寺观;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拜访了相关专家。周默先生还时常深入古沉船打捞和古墓发掘的现场,收取第一手资料。周默先生在收集到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经济学、人文学、民俗学及宗教、文化、历史等学科,大尺度地对各类木材进行了全方位认真的研究和推演,积累40余年经验和思考的结晶,终于形成《木鉴》一书。
《木鉴》一书,将木材分为“传统木材”与“其他木材”。“传统木材”包含了红木类的木材,也包括了传统上使用的非红木类的珍贵木材,这在木材分类上是独树一帜的。本书除了探讨木材的历史与文化外,还把重点放在了木材的利用上。家具的用材选择,应当与使用者的身份、学养、审美观等相适应,也应当与家具摆放的位置、环境及建筑形式相吻合,应“阴阳契合,冷暖关照”。在木材的使用上,《木鉴》一书注重木材的搭配使用,如在“紫檀”一章中,提出紫檀与暖色调木材如黄花黎、金丝楠、格木等搭配使用,既可以增加器物的审美情趣,减少色彩单一沉闷之感,也可以节约使用极为珍贵的木材。
周默先生在《木鉴》一书中,还厘清了学术界的一些模糊的问题。按照一般的说法,我国最早的紫檀制品应当是唐朝时流传到日本的一把螺钿紫檀阮咸,但是这到底是不是紫檀的,一些学者发出了疑问,因为古书上记载的紫檀未必都是紫檀。再有,紫檀必定是木材,不会像青铜器、铁器、瓷器那样,经得起兵燹战火和漫长时日的折磨,能够保存1000多年而不坏,绝非易事。
为了搞清这件事,周默先生来到了日本正仓院,确认了这一古阮咸就是紫檀木制作的。在《木鉴》中“格木”一章,周默先生大胆地提出历史文献中提到的铁力木就是格木,石盐木也是格木。另外,在《木鉴》中周默先生也提到了不同的木材在加工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如檀香木的干燥:“檀香木富集檀香油,必须自然干燥,不能采用其它人工干燥的方法,否则极易使檀香油流失,檀香的味道变淡。”
对于从事木材、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生产、销售、使用以及研究的人员而言,周默先生的《木鉴》是一部值得仔细玩味的好书。
(作者系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