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的最新长篇小说《望江南》的所叙时间大概是1945至1965年左右,这样一个所叙时间实际上处于早期《茶人三部曲》的《不夜之侯》和《筑草为城》之间,时间上虽然稍微有一些叠加,但在整体上这部作品其实和《茶人三部曲》互为呼应,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统一的历史叙事。这一“整体性”不仅仅是所叙时间、故事背景的前后延续,更多的还是主题的内在一致,这个一致的主题就是以“茶人”的历史来写时代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和家国的历史。《望江南》的完成既是对此前《茶人三部曲》的延续,同时也是一种深化。如此一来,《茶人三部曲》演变成为了“茶人四部曲”,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也可以说是“时代四部曲”——茶人史即时代史。在中国现代转型的大历史中,茶人只是其中一个拥有独特职业或者产业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的命运却不可避免地被编织进这一大历史的进程中,个人与时代、个体与家国就这样通过“茶”这一高度象征性的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小说不是历史,历史记载发生过的事情,但小说却要塑造人物,将发生过的事情重新召唤到舞台中央。长篇小说尤其要塑造系列人物,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平。《望江南》这部长篇里面有两组人物序列,一组是非虚构的,比如说周恩来、蒋介石、陈布雷、陈仪等,另外一组是虚构人物,包括杭家兄弟、叶子等等。从小说写作的技术层面看,虚构人物比非虚构人物好写。尤其是《望江南》中的“非虚构”人物涉及重要历史人物,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历史因素,对这些人物的处理非常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功底和水平。王旭烽的笔法老辣,她没有去预设这些人物的形象,而是让人物自己去“行动”,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开他们的性格面貌。比如说陈布雷在茶楼喝茶的细节,就把一个又新又旧的幕僚文人刻画得很生动。如果借用绘画的说法,实际上是用了淡墨轻点的方式,而不是浓墨重绘的方式。这淡墨实际上和江南风景之间形成了对位,轻轻一点就把人物点出来了,避免了对“非虚构历史人物”刻画的用力过猛。《望江南》掌握了很好的平衡,这些人物也显得生动鲜活。
无论是《茶人三部曲》还是《望江南》,“茶”与“人”的关系是小说的核心密钥之一,这当然没有问题。《望江南》是一部关于茶、茶人、茶的发展史的一部重要作品。但是我觉得它的意义或者价值还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一点上,《望江南》也更是一个关于江南文化的小说。文化小说曾经在当代文学中兴盛过,比如汪曾祺和阿城,但后来渐渐少见了,因为它对作者综合文化素养要求非常高。《望江南》通过江南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主要象征之物是“茶”)的塑形,以文化的“恒定性”消解了历史“剧变性”。世事长变,人事凋零,这是历史的规律;“我有一壶茶,可以慰人心”,这是文化的滋养。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直有江南,主要是爱江南、忆江南,但是没有“望江南”,王旭烽老师的《望江南》实际上丰富了江南书写的传统,丰富了我们想象江南文化的地理地图,让我们对江南文化的谱系和脉络有了一个更多维的认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