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遥远故事的触角

□于潇湉

于潇湉

写《冷湖上的拥抱》这本书,源于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的一篇关于柴达木油田的报道,里边提到油田上的孩子大部分过着和父母分离的生活,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留守儿童。而他们仅仅能在父母交接班时,享受到一个仓促的拥抱。当时这个细节像打火石一样,给我心里打着了一簇火苗。后来我搜索了青海油田的地况地貌,那种原始粗犷的地理风貌,还有青海油田上在现代人看来又艰苦又原始的生活,非常吸引我。

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成长在城市里的作家,我对于“遥远”的素材都格外有兴趣。这种遥远,是一种能够脱离自身生活常规的、能打开全部感官的吸引力。因此我在2019年出版了那本写“蛟龙号”下潜的书,写完之后我发现,那种对遥远的呼唤仍没有平息,这时我又想起《中国青年报》上的那篇报道,把写下一本书的目光投向了那里。

2021年春天,我到青海油田采访,那种从新闻里得来的二手感受,远不如在现场的冲击力大。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油井前,石油工人们在那里举行了一个对党宣誓的活动,当时我感觉自己的热血在往脸上涌。远处的背景是昆仑山,呼呼的大风,把宣誓的声音刮得时断时续,当时我就想,一辈子都在城市里,被现代分工细致的社会所喂养,坐在家里,你几乎无法想象,有这么一群人,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开采石油。又有几个开车的人,几个坐车的孩子知道或者想过,石油是怎样开采的?又有几个人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知道是谁在付出?

我们经常看到成人的付出,那么孩子呢?我来到油田附属中学,采访了几个孩子。我发现父母的缺失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特别大,有一个孩子甚至在我采访时一直在哭,说她思念爷爷,被爸爸妈妈忽略。而在油田上,石油工人因为不能照顾儿女也都充满内疚,比如老袁的形象就是真实的,他哭泣的视频在油田广为流传。油田几代人中间是有断裂的,这种断裂,让他们谁都没法了解对方,而活在自己的鸿沟里。采访后,我就想,我不仅仅是想写一个好看的故事,我想让作品里有一种情感的黏着度,能去尽力弥合这样的裂缝,能让不了解变了解,让背后的默默奉献走到前台。同时,在写作《深蓝色的七千米》时,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钻研特殊职业背后的科技原理,在这本书中,我仍然尽可能地学习石油知识,虽然有时写的科普比较硬,但我觉得知识的补足对于孩子是有益处的。

这本书试图通过几代人的石油故事,既传递出一种奋斗精神,更传递出一种国家进步感。我想,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中的故事,永远是值得书写的。

我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见证了国家的强大,生活稳定富足,我的身上没有太多伤痕,对于历史也知之甚少。我很骄傲地看到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幸福,更感受到在强大祖国怀中的自豪。但他们永远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是谁的汗和谁的血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本书的书写,看似只是写了石油工人们的故事,实际上,是我个人一次对历史、对时代的回望。我也通过这次书写,填补了自己生活和知识上的盲区,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成长。

我仍然喜欢那些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故事,它们永远伸展着触角。我的文字,有着许多的不足,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启程,去寻找更好的文学,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2-04-25 □于潇湉 1 1 文艺报 content64547.html 1 遥远故事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