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学评论

山乡巨变中酿出的诗意

□潘凯雄

“一望无际的浩瀚沙丘,除去波浪般起伏的沙丘轮廓,就是沙丘光秃秃的身影……它确实很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只不过颜色不是蓝的,而是黄浊的,让人感到一种巨大的压抑。”名副其实的“空中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沙吹石跑”。

“举目四眺,满眼盛开的马铃薯花和一丛丛叫不出名字的山花在四周山体上簇拥着、跳跃着,仿佛新组成的欢迎队伍在向我们热情招呼……那习习清风,拂面如洗,更令人格外神怡。峡谷之上的蓝天与白云,与那群山青峰嵌接在一起……”

很难想象:出现在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新作《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中的这画风差异之大的两段文字所状写的竟然都是那个名叫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同一片土地,而让这里发生如此地覆天翻变化外在的物理时间仅仅只是用了20多年,其内在的化学缘由则是因“闽宁经验”这四字所结出的神奇硕果。

所谓“闽宁经验”,说的是中央在1996年秋召开的扶贫工作会议上部署安排了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协作,而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此时的福建和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自身扶贫任务就很繁重,但习近平同志曾工作在脱贫工作第一线,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自己质朴的工作作风、独到的理论思考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他一到宁夏就深入基层调研,在人民群众“吊庄”的探索中,提出了共建一个“闽宁村”来带动宁夏脱贫工作的总体构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福建人民的帮扶下,宁夏人民用自己的奋斗在一片空白的黄河荒滩边建起了一座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新集镇,走出了一条东部扶西部、先富带后富、多数帮少数、外力促内力的共同奋斗、携手进步与繁荣发展之路。“闽宁经验”由此应运而生。

何建明的《诗在远方》就是这样一部与其作品副题所示,全面呈现“‘闽宁经验’纪事”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作为一位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多面手,何建明对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并不陌生,曾先后创作了表现贵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黄大发事迹的《山神》、展示贵州毕节扶贫脱贫的《时代大决战》和以浙江安吉为例呈现“两山”科学理论的《那山,那水》等作品。尽管如此,面对“闽宁经验”这样内涵丰富的重大题材,且又涉及闽宁这横跨东西两个省区,他还是为此做足了功课:一方面在宁夏分别到固原、同心、红寺堡等市县去走、去看、去听,深入乡镇、企业、医院、学校和移民家中采访80多人,收集图书资料100余册、报纸80余份、刊物50多种以及相关资料200多件;另一方面又去福建实地走访、采风和查看文献资料,这一切都为该书的创作奠定了必要必备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创作过程本身也是何建明对总书记提出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这“四力”要求的一次扎实践行。

说实话,对“闽宁经验”这一题材的书写,其题材固然重大、内涵也十分丰富,但又的确既非文学更不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所能独占。比如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沿革、产业发展、自然生态等不同角度都可以写就不凡的专题研究报告。相反倒是报告文学,既不能不涉及这些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与领域,更要以文学独有的方式来和谐统筹、个性呈现。因此如何以文学为本综合施策就是摆在创作《诗在远方》时无从回避的一个艰巨任务。综合总体看,应该说何建明为此的确下了许多功夫,想了不少招,尤其是在如下三个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首先,科学客观地揭示与呈现时代紧迫性与历史纵深感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于2021年取得了全面胜利。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自打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党宣告成立之时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始终不渝地写在党的旗帜上。正是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诗在远方》中的重头戏固然属于“闽宁经验”范畴中大量鲜活生动的实践及成果,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和他们的代表为宁夏的脱贫与复兴所付出的心血与实践同样也留下了珍贵的记载。点与线的交织与呈现,使得《诗在远方》的历史纵深感大大得以增强。

其次,就本人所阅读过的这种大场景、主题性的报告文学作品而言,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便是多见事鲜见人。一部数十万字的作品读下来,脑子里能留存下的多是事而几无人,能够复述的也大抵多是事件而非干事之人。虽不能简单地断言这样的作品就没有价值,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只是见事不见人无论如何都总是一种遗憾。比之于这类作品,《诗在远方》对人物的写真与刻画无疑还是十分突出的。面对跨东西两省这样的宽领域和脱贫攻坚参与者众的大事件,能够有那么几个人物脱颖而出为读者所熟记就已是殊为不易。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想何建明所交出的答卷至少达到了优良级。仅就本人阅读感受而言,林月婵、谢兴昌和孛云峰这三位人物的形象都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先说那个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在宁夏扶贫干部和宁夏人民心目中近乎女神的林月婵,这位“从1996年冬天那一次受习近平委托到宁夏起,每年都会去宁夏,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几次……到底去过多少次‘那边’,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的林月婵而今却已是一个患有严重帕金森病的患者。何建明在作品中并没有写多少她在宁夏的所作所为,而只是形象地描摹了她现在每说一两个字都十分吃力,每说一句话“都会在坐着的椅子上像鲤鱼打挺式的扑腾、扑腾……”然而即便自己的身体已然这样,但她心中所惦记着还是“那边”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单是这一个细节,这个林月婵又如何能够不在读者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再说何建明在宁夏真正见到的第一位从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农民谢兴昌,这个被总书记称为“移民的引路人,移民致富的带头人,闽宁镇发展的见证人”,仅凭他那曾经因贫穷而“生了五个孩子”,虽“保住了党籍”却“也丢了一个吃商品粮机会”这一个细节,读者就很难忘记他。至于那个因自家的脱贫致富又带动数百户贫困家庭走上了小康之路的孛云峰,也是由于当年在自己新婚后第十天的那个漆黑长夜而偷偷逃出西海固这样一个细节而深深地被烙在读者心中。而《诗在远方》中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厚印记的当绝非如此三位,这对一部以跨两省叙事为主体的报告文学而言已是殊为不易的了。

最后,一个地区从深度贫困的形成到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由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人文、自然与社会等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交织而成。因此,对这个过程的呈现必然也是一个相应综合的追溯与复盘。于是,在《诗在远方》中,除去紧紧扣住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外,何建明也时而将笔触向历史、社会、自然和科学等领域延伸。从而使读者不仅要知道西海固曾经是多么之贫困,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隐藏在这贫困背后的昨日传说;不仅要看到西海固今日之新颜,更要了解这新颜背后又包蕴着多少动人而迷人的故事。这样一种由表及里、由一入多的叙事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宽度与厚度。

诗在远方,远方曾经很远;诗在远方,远方当下就在身边。

相距3000公里的闽宁两地看上去很远,但共同富裕的中国梦将他们连得很近……《诗在远方》镌刻下了“闽宁经验”结出的硕果。这就是《诗在远方》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2022-04-27 □潘凯雄 1 1 文艺报 content64572.html 1 山乡巨变中酿出的诗意